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29 16:31:24
选择字号:
急性冠脉综合症寒冷风险预报预警模型发布

 

近日,记者从2023心血管健康大会上获悉,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寒冷风险预报预警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为胸痛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合作研发,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ACS寒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制定生活方式和监测建议,目的让心血管高危人群能够得到提前预警,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专家表示,该平台发布开启了心血管疾病环境因素防控新手段,是医防融合的有益探索,将为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作出重要贡献。

  ?

与会专家合影(主办发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指出,ACS是全球每年约1790万人死亡的危重症,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大量研究表明,寒潮是A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李湉湉认为,实施ACS寒冷风险预报预警工作的意义重大。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Meta分析显示,与非寒潮日相比,寒潮日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11%。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迫切需要开展心血管疾病寒冷防控。此外,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寒潮频发,建立功效明确的健康风险预警体系刻不容缓。

据悉,该模型利用6年全国1920个区县近60万例ACS病例数据以及气候、污染物数据,建立了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4级风险预警体系,为提高心血管病防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杨靖教授表示,该模型可以提前通知临床医生以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为ACS高危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从而降低ACS的发生率,提高防控效果,这对提升胸痛中心的临床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该模型未来还可以拓展应用到呼吸系统疾病的预测和预警上,为更广泛的疾病防控提供支持。   

不过,李湉湉也指出,中国南北方在供暖条件和基础设施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会使南北方人群面临的寒冷风险存在区别,也会对ACS的发生几率和死亡率产生影响,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在未来的模型优化和升级中考虑纳入,以提高预警的精确性和针对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