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25 11:21:41
选择字号:
华东师大赋能印太海洋生物圈应对气候变化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沈芳主持的“拓展对地观测数据应用,赋能西北太平洋和印太海域海洋生物圈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在印度尼西亚举办“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由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印尼国家创新与研究署联合主办,是专家与学员的首次面对面交流。与会学员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并与专家就各自论文初稿和数据处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上,学员们关注于热带海域的海表温度、海水叶绿素与鱼品上市量变化的时间差,成为讨论的热点。

受限于陆地的观测范围,与海洋相关的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问题超出了我们的视野。卫星对地观测填补了这一空白。在此背景下,沈芳主持的“拓展对地观测数据应用,赋能西北太平洋和印太海域海洋生物圈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EO-WPI)于2022年底获批立项。该项目发端于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MBeR)“印太海域基于水色遥感的植物物种识别与碳通量”工作组(OC-PC),由沈芳和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教授Young-Je Park担任共同主席,来自5个国家、8个研究机构的11位成员参与。项目得到欧洲航天局和未来地球计划的联合资助。

通过整合来自极轨卫星(例如哨兵系列卫星)和静止卫星(例如GOCI卫星)的多源、多尺度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项目旨在量化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沿海和开阔海域的水体光学特性,确定这些海域中主要的浮游植物种类和类群以及控制生物碳泵的关键因素。

项目遴选出13名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学员,接受IMBeR OC-PC工作组专家的合作指导。专家们不仅通过线上授课介绍各自研究专长和领域前沿,还介绍了可获取的遥感数据产品及数据处理方法,并与学员们建立了一对一的师友关系,辅导学员应用对地观测数据进行各自科研工作。

未来,项目工作组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协同数据集或数据产品,加强海洋水色遥感专业人员和其他海洋专业早期职业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网络,同时提供卫星图像帮助公众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空间数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