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
谭媛:早产儿救治,细节决定成败 |
|
早产儿的救治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成败”并不仅仅是“存活”与否,更代表着生存质量的好坏。
?
谭媛 作者供图
技术支持是提高早产儿救治质量的关键
二十多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许多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其中体重最低为620g,孕周最小为24周,且随访发育良好。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1986年,是广西第一家独立新生儿病房,目前已实施一系列成熟技术,包括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新生儿动态脑功能监测、一氧化氮吸入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LISA)技术、腔内心电引导下PICC定位穿刺技术、危重新生儿床旁超声监测(包括肺脏超声、颅脑超声及床旁功能心超等)、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个体化肠外营养的应用等。
我们还开设有专门的高危儿/早产儿随访门诊及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门诊,指导家属进行早期营养及神经发育干预等。
作为地方专业机构,我们充分发挥本院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紧跟国内外最新的救治理念,并和基层医院保持良好联系。一方面,定期举办学习班、到基层医院进行帮扶查房及学术指导,接收各基层医院的医师前来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及时把转运过来的危重患儿治疗进展反馈给基层医院。
此外,我们还会联合基层医院共同帮助有特殊需要的早产儿。例如患有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需要带氧带呼吸支持出院回家的患儿,我们会到家中为其进行上门护理及指导。
科普也是我们工作中非常注重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经常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线上或线下讲座等形式进行科普宣教,定期为早产儿家庭举办“守护宝贝计划”活动,对早产儿家属进行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婴儿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技术等,以备不时之需。
提高早产诊治水平需理念先行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规范并提高基层医生的新生儿救治水平,如复苏技术的提高、PS治疗的选择、呼吸支持模式的选择及参数的调节等。
?
参与早产儿救治工作的谭媛。
具体来讲,极早、超早产儿的复苏是否能使用T组合给予恒定一致的末压和峰压?能否及时、正确地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些都可能影响早产儿对呼吸支持的需求以及后期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而这些细节在基层医院往往容易缺失。
我认为,提高早产诊治水平需理念先行。首先,不断学习国内外与早产儿救治相关的新指南、新技术。
其次,定期总结反思,寻找更适合本院病房条件的诊治方案,利用综合医院多学科合作的优势,尽可能给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提供更细致、更全面的治疗和照护。
第三,继续做好早产儿随访工作。随访过程不仅能知晓早产儿的现在和将来,更是对病房前期救治水平最真实的反馈。从家属对早产儿养育的需求出发进行指导,关注前期病房诊治给早产儿出院后带来的影响,在反思不足的同时及时更新知识理念,并调整干预指导方案。
总而言之,提高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救治水平是一个细节累积的过程,积薄而为厚,聚少而成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