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14 20:03:47
选择字号:
河蟹界“奥斯卡奖”出炉

 

11月14日,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七届蟹文化节暨2023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沪开赛,面向全国消费者又一次呈现大闸蟹盛宴和蟹文化大餐。

此次大赛由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王宝和大酒店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四川等地120家单位选送的2800余只河蟹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

  ?

“蟹王”“蟹后”亮相。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经过激烈追逐,今年“蟹王”重642克,由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选送;“蟹后”重521克,由吉水县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

在河蟹大赛举办的同时,还开展了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大闸蟹推介会、蟹文化展示、大闸蟹产业学术报告、校友创业故事汇、大闸蟹养殖技术交流会、全国河蟹有关养殖区成果发布会等活动。

大赛中,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王锡昌教授、陈舜胜教授,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宁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宝和蟹宴烹饪技艺传承人王浩,王宝和大酒店行政总厨朱平波纷纷做客直播间,从大闸蟹的烹饪技法到蟹宴的美食搭配,再到大闸蟹的营养成分和历史悠久的蟹文化,干货满满。

自上世纪60年代长江口天然蟹苗被养殖利用以来,我国河蟹产业从起步、快速发展进入到稳定发展时期,从经历的天然放养、人工强化养殖、生态养殖进入到绿色养殖阶段。

当前,全国成蟹养殖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养殖产值约700亿元,已从以前的高密度、大养蟹阶段进入低密度、养大蟹阶段,从以前的追求产量时代进入追求品质时期,从数量扩张型转入质量提升型。

今年的大闸蟹个体大、品质好,而价格却是去年的“腰斩价”,消费者可以很低的价格品尝到养殖历史上最好的大闸蟹,是难得的品蟹“幸福时刻”。

今年由于良种、良法的高效配合,加上气候条件整体较好,上海河蟹的产量、规格和品质达历史最好水平。

上海有中华绒螯蟹故乡之称,为全国河蟹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本世纪以来,上海河蟹产业坚持种源和成蟹双轮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2010年上海启动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上海河蟹产业迎来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形成崇明、松江、宝山和浦东四足鼎立,青浦和金山为尾翼的“四足鼎立、两翼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了“良种牵引、良法支撑”的产业发展路径,树立了“品质为先、效益为要”的产业发展特征。上海本地大闸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已进入全国前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