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3/10/10 9:10:07
选择字号:
我国发布空间转录组综合资源存储库CROST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合作开发的空间转录组综合资源存储库(CROST)正式上线,该研究成果以“CROST: a comprehensive repository of spatial transcriptomics”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 Research在线发表。

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复杂组织的理解,推动生命和健康科学进入空间组学时代。空间转录组数据的激增急需一个用户友好的数据库系统,以便于轻松访问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和个性化分析。为此,鲍一明研究团队和方向东研究团队开发了CROST资源库,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空间转录组资源系统。

CROST应用标准化处理流程整合了182个高质量的空间转录组数据集,涵盖8个不同物种、35种组织类型和56种疾病的1033个子数据集。针对单个样本提供了全面的生物信息分析,包括空间变异基因(SVG)分析、细胞类型注释、空间相关性、空间共定位、通讯分析和功能注释等。CROST通过集成空间转录组、经典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和基因组的数据全面阐明了肿瘤相关SVG,是用户(尤其是临床医生)快速评估特定癌症类型中基因表达水平、甲基化水平、拷贝数变异以及预后的宝贵工具。此外,数据库提供了一个用于可视化、空间通讯、空间共定位和细胞类型相关性的交互式环境。CROST还开发了一个专为空间转录组分析而设计的一站式分析平台,旨在帮助用户即使不具备任何编程技能也可进行空间转录组分析。

作为空间转录组的综合资源存储库,CROST在整合来自不同物种、组织和疾病的空间转录组数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其全面的空间转录组分析能力,CROST将为研究人员提供对组织结构、器官发育和疾病发生的深层次理解,促进研究人员揭示空间基因表达模式的复杂性,增进对生物系统的认识,从而推动空间转录组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国梁、吴松和福州大学副教授熊壮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渠鸿竹副研究员、方向东研究员和鲍一明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IUBS 开放生物多样性和健康大数据计划等项目资助。

CROST内容概要

论文链接

(原标题:北京基因组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发布空间转录组综合资源存储库CROST)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