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7 21:57:26
选择字号:
科技已成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中油杂501 ”刷新我国冬油菜单产和含油量纪录;“华西牛”成为我国首个自主育成的肉牛新品种;“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获批国家一类新兽药;牵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相关工作,开发应用全国土壤数据库;在水稻高产基因挖掘、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番茄遗传变异、几丁质定向生物合成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发现……1月16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23年院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吴孔明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已跨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领域高被引论文数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都稳居全球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2年的57%提高到2021年的72%以上。

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之大者”,创新机制“举院抓大事”,谋划建设“四中心一智库”,统筹疫情防控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贡献了强劲的农科力量。

“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吴孔明介绍说,去年全院发表科技论文7734篇,在Nature、Science主刊上发表论文4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成果。实施强种、沃田、增粮、智机等科技行动。获省部级奖励33项,其中一等奖14项。

2022年,中国农科院聚焦耕地要害问题,突出融合创新,加强黑土地健康培育;突出以种适地,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农业长期因子观测体系构建迈出坚实一步,围绕农业资源、生态、生物安全、微观经济及人居环境等五大领域,初步构建“数据总平台—区域中心—观测站”三级观测网络体系。学科体系全面重塑,新增“农业基础前沿”和“农业微生物”学科集群,重构“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和“农业装备工程与农业信息”学科集群,形成“ 11大学科集群、58个学科领域、282个重点方向”的全新学科体系。

“科技服务稳产保供和产业发展有力有效。”吴孔明说,中国农科院建立了常态化体系化科技服务新机制。组建小麦、水稻等6个产业专家团,打造专家工作站和“田间课堂”,组织开展夺夏粮、秋粮丰收和油菜扩增等专项行动,千名专家常态化指导一线生产。在主产区开展油菜、蔬菜、人居环境等20个领域的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集成先进实用技术209项,建设示范基地167个,示范面积169万亩。科技帮扶160个重点县,持续打造11个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示范县,78名科技特派员对口帮扶42个县、19类产业。

“科技创新条件能力水平持续提升。重大平台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吴孔明介绍说,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建设水稻、蔬菜、作物基因资源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建设畜禽生物育种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国农业领域的40%。积极参与海南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建设,正式组建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农业大科学设施建设梯次推进。国家作物种质库投入使用;北方水稻中心、海外农业中心、南繁表型设施基本建成,种业创新中心和农业基因组学中心加快建设;畜禽种质库、深圳国际食品中心、作物基因编辑与表型鉴定中心、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稳步推进。

吴孔明表示,2023年将加快推进六大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在种业创新攻关、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农机装备补短板、农业生物安全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乡村发展科技支撑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

六大领域科技创新的具体部署是:

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挖掘重大价值基因,培育优异新品种,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选育南方多熟制作物新品种,加快畜禽良种化和大动物品种国产化,加快实现重要种源自主可控。

强化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在“护黑土、肥旱地、阻酸化、保水田、改盐碱、强设施、挖潜力”方面下功夫,突破关键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打造示范样板。

强化农机装备补短板,聚焦粮食装备智能化、棉油装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薄弱环节和区域生产装备全面化,研发新型农业设施装备,推进戈壁设施农业试点,构建适应国情农情的农机装备体系。

强化农业生物安全研究,系统开展外来物种入侵、植物病虫草害、畜禽疫病、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等风险因素的监测预警、快速检测、综合防控和战略研究。

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投入品科学使用、产地环境清洁等,研发推广绿色低碳种养技术和产品。

强化乡村发展科技支撑,研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技术,研究数字乡村治理和乡村科学规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