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芊尔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9/16 9:34:04
选择字号:
考试招生制度十年变革:
更公平、更科学、更有成效

 

考试招生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也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在9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总结道。

考试招生更加公平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四学生王丽(化名),来自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高考时,受惠于国家专项计划,她得以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这个政策,对参加高考时的我是个很大的动力来源。”

十年来,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王辉告诉记者,教育部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十年来,高考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据介绍,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十年来,考试招生管理更加严格规范。王辉介绍,教育部制定出台了《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提出并实施“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招生禁令;持续强化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建立部、省、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配合公安部等部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此外,教育部还不断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应考尽考”的人性化考试理念,探索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大规模考试中国经验。

人才选拔更加科学

从2014年以来,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与研究团队,就一直在对多个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进行跟踪与评估。通过分析50多万份问卷,梳理了80多场座谈会近800人次的访谈资料,他与团队见证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过程。

在钟秉林看来,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着力于科学选拔人才。

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考试内容体系基本建成。“高考命题由单纯的学科知识考试评价逐渐转变为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着力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钟秉林表示。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介绍,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不仅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外,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素养全方位提升。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初步建立。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强基计划。“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推进‘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积极探索在招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有关高校普遍反映,通过强基计划确实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王辉介绍道。

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在各地的大力推进下,分类考试已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已超过300万人,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育人成效更加突显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随着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部围绕强化条件保障、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等改革重点任务,着力促进普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衔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表示。

钟秉林指出:“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们看到教、评、考、招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

——教学有了“新常态”,高中全面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由“齐步走”向“个性化”转变;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更好地选课选考、成长成才;

——考试有了“新模式”,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由“固定组合”向“多元选择”转变,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评价有了“新机制”,各省普遍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招录有了“新方式”,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

“有关地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考综合改革进行了跟踪评估,各方面普遍对新高考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学生对自主选课选考等改革举措认同度较高。中学和高校普遍认为这一轮改革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王辉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王辉说。

(本报记者 唐芊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