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天一和合作者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预测,小麦产量可能在高纬度地区增加,在低纬度地区减少,这意味着小麦价格可能会不均衡地变化——在全球南部大部分地区升高,进而加剧现有的不平等。相关研究8月19日发表于《一个地球》期刊。
小麦是全球人口的主要营养来源,为全球34亿人口提供了20%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即使人们实现了气候缓解目标,并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C以内,预计未来几年气候变化仍将显著改变小麦的产量和价格。
“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小麦产量。”论文第一作者张天一说,“这确实很重要,但农作物产量不能提供粮食安全的整体图景。在现实世界中,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农业综合型企业。”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气候—小麦—经济综合建模方法。这个改进的模型系统允许研究人员明确地观察气候平均条件和极端事件对小麦产量、价格和全球供需链的影响。“我们从以前的研究中知道,极端事件的反应不一定与平均情况相同,因为这些极端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最大,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论文共同作者、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气候科学家Karin van der Wiel说。
该模型预测,高纬度地区(如美国、俄罗斯和北欧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将会增加。然而,在埃及、印度和委内瑞拉等国,一些地区的小麦产量可能会下降15%以上。“随着产量的变化,小麦市场的传统贸易地位可能会加深,这可能会导致位于低纬度地区的小麦进口国,如南亚和北非,比小麦出口国出现更频繁和更剧烈的小麦价格上涨。”张天一说。
这些变化不仅意味着已经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家为一种关键粮食作物支付更多的费用,而且全球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可能变得更加不稳定,加剧现有的不平等。“在气温升高2°C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政策可以稳定甚至增加小麦出口国农民的收入,但会减少小麦进口国农民的收入。”张天一说,“这可能会在小麦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农民之间造成新的经济不平等。”
张天一团队希望,他们对小麦价格和波动的预测能促使全球采取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粮食自给情况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张天一说,“这值得各国在未来的国际农业合作政策研讨中讨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2.07.00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