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帆 缪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8/19 9:39:23
选择字号:
如何实现“双碳”承诺?沪苏浙皖提供“长三角模式”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 (浦帆 缪璐)“今年,长三角地区高温,一度飙升到42度,这是不是与气候变暖有关,应该可以想象到。”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作主题演讲,“双碳”目标不仅是中国对全世界的一个承诺,同时也是中国本身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产业与经济的集聚地,同时也是耗能大户,如何在保证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成为重要议题。

论坛上,一个新联盟应运而生——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由6所高校、4家科研院所以及13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凝聚长三角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产业集团及国内外科技界的智慧和力量,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提供减碳技术并落地实施,形成切实可行的长三角碳达峰碳中和体制机制、产业转型与创新技术发展路线,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三角模式”。

作为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的发起成员之一,申能集团董事长黄迪南建议,建立能源互济互保的长三角一体化机制,从能源供给上保障长三角经济民生。“事实上,我们在这个机制下,已经有所动作。比如在天然气供应上,浙江和上海、江苏和上海的连接线已经在推进建设,和安徽之间的连通也在协调推进。”据了解,如今天然气在长三角区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消费总量占全国超1/5。

长三角能源一体化的意义是什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雄认为,长三角构建一体化,可以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相比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国土空间资源较为丰富。“在安徽做好储能建设,让安徽成为一个能源基地,再将能源往上海、江苏、浙江送,这样一种构想就会更加高效。”

其实,“皖电东送”工程早在2013年就已正式运行,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优化了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减轻了沪苏浙建设电厂的土地环保压力。

而在碳达峰碳中和时代背景下,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包信和表示,长三角作为国内科技创新的聚集区,还需从能源结构调整、发电效率提升、降低工业流程能耗等方面进一步精准减碳。

“我们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这就要加快新能源替代,加快储能建设,加快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罗必雄同样指出,后续长三角应从三个方面发力:一个是规划开发好国内西部丰富的低碳、零碳清洁能源,建设高效输送通道,即西电东送;二是要开发建设好长三角地区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即海电陆送;三是要积极参与规划开发长三角国土空间资源。

此外,包信和提出,要把能源的资源属性变成制造属性,能源的未来不能完全靠资源,要靠制造,而这就离不开科技赋能。“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氢能是关键。”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长三角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示范领先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优势。据悉,申能集团目前已拓展了氢燃料电池、储运设备、氢源、加氢站等多个领域,并与壳牌(中国)共同构建加注网络,计划到2030年于长三角区域建设30座加氢站,助力上海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不仅要保证本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要承担科创策源地职能,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双碳’目标发展做出贡献。”包信和说。(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