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湖南农业大学牵头,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简称“两山一区”),湘、赣、鄂、黔、渝等5省(市)的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的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在长沙成立。
联盟旨在联合“两山一区”内高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单位,整合“两山一区”内产学研优势资源,聚合“两山一区”内广大农业科技、产业、农业领域相关服务工作者,聚焦做大做强“两山一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开展合作,协同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打造国家重点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努力为推进湘赣鄂黔渝地区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在长沙成立。王昊昊 摄
联盟将按照“一大产业、一个牵头单位、一名首席专家、一支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的思路,组建跨联盟成员单位、跨学科领域的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创新团队;联合建立创新服务共享平台,协同攻克“两山一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实施科技成果在“两山一区”转移转化的新模式、新机制;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2年至2023年,联盟将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遵循,重点围绕“两山一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政产学研金”结合新机制,协同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产出和转化高水平科技成果,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打造乡村振兴科教样板,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表示,联盟成立标志着各方将进一步聚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推进联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力攻坚,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上迈出新的步伐。各方要强化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探索联盟发展新路径、打造联盟支持乡村振兴新高地、实现联盟新作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联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副主任委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邹学校、刘少军、刘仲华、柏连阳、单杨、吴义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通过视频对联盟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为联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湖南农大 供图
联盟成立现场,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省乡村振兴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湘西州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协议,协议双方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在产业发展、智库建设、第三方评估、乡村建设、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