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9 18:27:35
选择字号:
现代科技馆体系十年: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

 

“我的果蝇也能送到天上做实验吗?”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8年级女同学麦迪娜的问题,在“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中,得到了太空教师——航天员王亚平的肯定回答。

全国各地青少年同上一堂“天宫课堂”,得益于中国科协不断推动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

从2012年起,10年来,我国建成了一套覆盖全国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包括408座实体科技馆、612套流动科技馆、1251辆科普大篷车、111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张玉卓在近日举办的全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工作会议上指出,十年来,现代科技馆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搭建起一套覆盖全国、世界独有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为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成开放第一批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当时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展品数量仅150余件。

党的十八大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了改善科普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状况,2012年11月,中国科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现代科技馆体系”的战略部署,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表示,在十年的发展中,不仅依托实体科技馆能力提升和功能拓展,中国科协还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等协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达标实体科技馆数量从2012年的118座增长至2021年底的408座,总建筑面积达442.05万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了1.42倍;西部地区科技馆数量占比由2016年的25.40%上升为2021年的36.52%,全国科技馆地区性分布不均衡的局面进一步改善。

在实体科技馆以外,十年来,流动科技馆累计配发612套,巡展4944站,将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送达全国29个省1888个县市级基层公众身边。科普大篷车立足乡镇,累计配发1251辆,行驶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开展活动24.9万次,有效发挥“科普轻骑兵”的独特作用,实现覆盖乡村的科普服务。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欠发达地区数量多、分布广,地处偏远,科普资源短缺是长期以来的短板。

“我们通过开发、加载科教活动、资源包、前沿科技展品等增量资源,让流动科普设施形似、神似、胜似实体馆。2022年,科普大篷车携丰富活动进柳州融水山区少数民族学校,精心的选题和到位的宣传策划收到了良好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说。

殷皓表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0的10.56%,现代科技馆体系以其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应有贡献。

挖掘资源盘“活”科普

在科技馆体系逐步建立的同时,中国科协也在不断转变观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改善同质化问题,在展览更新改造、短期展览策划、科学教育活动开发、科普影视创作等方面推陈出新。

2021年12月,中国科协推出国内首个太空科教品牌“天宫课堂”,首次活动就吸引科技馆体系29个省,近200座实体科技馆、193个流动科技馆站点、124辆科普大篷车、85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参与,是我国科学教育活动在一天内覆盖面最大和参与公众最多的一次重大科普实践。

同时,各地科技馆重视创新研发,日照市科技馆围绕丁肇中教授科学成就而建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性科技馆,黑龙江科技馆自主开发“影子世界”“镜子世界”等多个专题展览,向公众推出了集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不仅如此,科技馆采取“馆政”“馆企”等跨专业、跨行业协同合作方式,打破科技馆、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不同行业部门等各类社会力量之间专业壁垒,实现了各方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据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介绍,上海市聚焦科学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清宫兽谱》,打造了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成立来的第一个跨界展览。

从馆校结合到联动共享,十年来科学教育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仅2021年,全国科技馆举办科学教育活动次数达13.76万次,服务公众1400余万人次,通过“科技馆里科学课”“开学第一课”等品牌活动,服务学校科学教育。

在影视资源方面,中国科技馆打造自主IP品牌《皮皮的火星梦》大型科普剧,在全国8省11地上演320余场后,制作完成同名儿童科幻电影,同期制作国内首部航天题材科普巨幕电影《火星使命》;上海科技馆原创制作《中国珍稀物种》等多部科学纪录片和4D科普电影,丰富了科普影视产品供给。

厚植科普人才成长沃土

2019年,天津科技馆职工彭尧拿到了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助理馆员职称证书,这也是全国首张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证书。

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十年来中国科协一直推动解决科技馆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渠道问题,多地已经开展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为他们拓展职业发展通道。

此外,为实现科技馆体系科普人才结构多元化,各地注意大力培养和使用志愿者,2021年全国408座科技馆志愿者注册数量达12.03万人。

历经十年发展,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日渐丰满,这套覆盖全国、世界独有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已经生根发芽。

面向“十四五”,2021年12月,中国科协印发《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全国科技馆发展做出顶层设计。

殷皓介绍,“十四五”期间,现代科技馆体系将着力推进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创新科技应用,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新局;着力提升科学教育理念,培养科技强国创新后备人才;着力完善运行机制与制度,保障体系规范高效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普事业永恒根基。

张玉卓表示,应对百年变局,科技馆体系要强化需求导向,更好服务“国之大者”,进一步适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创新人才需求,进一步适应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日益增长需求,进一步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需求。

“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对科普事业提出新的要求,科技馆体系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价值引领,坚持聚焦靶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开放协同,坚持交流互鉴,为实现科普服务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玉卓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