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8 18:58:41
选择字号:
科技让文物“活”起来

2491652865127_.pic_hd的副本.png

渭南市博物馆“奇妙夜”(中科极光供图)

夜幕降临,五扇卷帘幕悄然落下,告别白天熙攘的游客,位于陕西省的渭南市博物馆开始上演“奇妙夜”: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耳熟能详的历史生动形象地一一呈现,渭水之南的现在和过去交相辉映。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活动聚焦“让文物活起来”,展现文物资源活力和价值内涵,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人民共享。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单位纷纷围绕“文物+旅游”“文物+科技”新业态的发展积极探索,让文物更好地讲好历史文化故事。

让博物馆“火”起来

渭南位于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之间,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交通枢纽,渭南市博物馆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奇妙夜”的焦点是一场灯光秀。

这场灯光秀以渭南市博物馆北侧的大门、立柱和墙体为主,通过6分钟的投影表演,以“华夏时光 人文渭南”为主题,渭南众多的文化符号依次呈现,进而展示这里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据悉,渭南博物馆所采用的是“真激光”光影秀的形式,以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穿越千年的光影画卷释放博物馆的力量。

该“真激光”光影秀技术及产品由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光)承担完成。中科极光孵化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真激光”是中科极光推出的新型显示技术。中科极光总工程师毕勇向《中国科学报》介绍,相比于普通的光源,“真激光”所采用的三基色激光光源投影具有亮度高、体积小、能耗低、高集束性等优点,在墙面、山体、水幕等各类媒介上投影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是LED和LCD等其他显示技术产品无法比拟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团队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就着手进行三基色激光显示的研究,他们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核心知识产权,并将其命名为“真激光”显示技术。

渭南市博物馆大门是“真激光”光影秀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呈现投影效果,又不影响其日常的参观,中科极光的工程设计团队集思广益,使用了隐藏于门框之下的卷帘幕。

“渭南市博物馆投影面积非常大,投影面长达200米,覆盖5个门洞。”中科极光总监胡建立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选择了10*8米的电动卷帘幕,白天收起来不影响大门出入,晚上再一键打开投影。”

“每当夜幕降临时,卷帘幕徐徐落下,与墙体共同构建人文渭南的故事。”胡建立介绍,“这五扇卷帘幕打造的‘五扇门’是户外已知的最大卷帘幕。”

灯管秀让博物馆“火”起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渭南市博物馆副馆长薛大勇指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就要采取创新活动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薛大勇表示,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

古老与现代碰撞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数百年来矗立在西安城中,见证着古老文明和现代科技的碰撞与融合。

近几年,每到夜晚的西安古城墙分外热闹。随着音乐声响起,城墙变成了一块幕布,融合传统与时尚元素的炫酷场景,呈现出各种美丽的景致和动画,成为网红打卡点。

西安城墙管委会副主任吴春介绍,西安城墙东南城角《遇见·小武士》光影秀,讲述了西安城墙的独属IP——“城墙小武士”穿越千山万水、历经美好人间、在伙伴的相助中感受美好生活的故事;而位于西南城角的《嗨皮陕博》光影秀,则融合了传统剪纸艺术,通过展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二十四件国宝,让文物“活起来”,使得市民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4281654656260_.pic_hd的副本.jpg

西安城墙东南城角《遇见·小武士》光影秀(中科极光供图)

观众纷纷发出感叹:“文物都活了过来,栩栩如生;小武士在城墙间肆意穿梭,似乎要飞出画面。”

“西安城墙项目中投影面为城墙夹角,且以厚重大气著称的城墙,投影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设备的融合难度高,对我们单台设备的亮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胡建立指出了该项目的难点。

为此,中科极光在这灯光秀中使用了RGB激光投影,展示的色彩总数达10.7亿色,接近人眼识别的90%,色彩生动、层次感强。其中,“真激光”工程投影机光效高达17.8 流明/瓦,实现了98%的光电转化,能耗是同类产品的1/4~1/3,符合绿色发展的低碳理念。

虽然灯光秀点亮了古建筑,但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张新斌向《中国科学报》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长时间开启强光照明,会对墙体的图案色泽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强光照明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古城墙的损坏可能是长期的或者渐变的。总体来说,给文物建筑选择灯光秀方面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

对此毕勇表示,真激光光影秀不在古建本体进行安装,是非接触式亮化。在避免消防隐患的同时,不会对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伤害。

另外也有观众提出质疑:灯光秀没有突出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色彩过于迷幻、暧昧,等等。

“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老城市,太需要大胆创新,不走寻常路了。”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李明德反驳道,“西安的灯光秀是一种提升城市形象的大胆尝试,是为老百姓营造欢快愉悦节日气氛的善举,是由管理城市向营销城市转变的观念创新。”

观灯历来都是长安的习俗。如今,有了激光投影的加持,西安古城墙灯光盛事更胜以往,生动展现了秦风秦韵和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国潮”正在兴起

当前,利用新型技术和先进理念,“国潮”正在兴起。其中,科技为历史文化的表现创造了更丰富的交互体验,公众能够以更加生动、多彩的方式接触历史,感受文化。

比如,配合光影讲人文故事,已经成为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向大众展现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科学技术的新载体,让历史文化从“展览台”走向大众。

布达拉宫、太原古城、常州天宁寺塔等古建也通过现代科技和艺术的方法,借助“真激光”技术,让穿越历史烟云而来的它们,呈现出兼具现代光影美和文化沉浸感。其中,常州天宁寺塔通过“真激光”投影技术和全景投影技术,将佛陀“拈花微笑”的典故展现得淋漓尽致。

胡建立印象最深的是拉萨布达拉宫投影机的施工:“我们参与的是建党百年活动,从确定方案到最后实施只有十几天时间。项目对颜色的要求非常精准,施工人员和投影设备还面临高原反应的考验。我们没有准备和测试时间,开机就是正式播。”

2021年7月1日晚,布达拉宫墙面成功投影出“幸福新西藏”“我爱中国”等标语,吸引市民与游客驻足观看。

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两方面谈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意义:一方面是要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发挥文物在传承中华文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物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借助科技的力量,“活”起来不单单是文物,更是人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毕勇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说博物馆蕴藏着我们人类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不能遗忘的来时路,那么‘真激光’技术则以科技+文化手段架起沟通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持续绵延我们的璀璨文明,创造未来无限的可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