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帅莎 董佳莹 许银翠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6/5 13:44:14
选择字号:
“老”型号中的“新鲜血液” 火箭青年的“青春修炼手册”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题:“老”型号中的“新鲜血液” 火箭青年的“青春修炼手册”

作者 马帅莎 董佳莹 许银翠

6月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火箭”)再传捷报。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长二F火箭自首飞以来共成功执行9次载人发射任务,箭无虚发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航天青年的传承和坚守。

长二F火箭立项研制至今,已历经30个春秋。作为一枚“百发百中”的“老”型号,它的设计团队中却有将近一半的人员为“80后”,其中“90后”的年轻设计人员达到20%。

“我们为所有需要上岗的新人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培养方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二F火箭副总师刘烽说,设计团队每次在试验队中设置5至6个年轻队员作为学习岗,安排经验丰富的老队员从设计仿真、测试判读、风险识别、指挥协调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指导。

这种“老带新”的培养方式,既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又能够为后续空间站任务的高密度发射储备“新鲜血液”,缓解人力资源紧张。

院长二F火箭动力总体设计师王楠和熊天赐就是这样一对师徒。“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长二F火箭来说,对失败零容忍。更需要老同志用丰富的经验言传身教,帮助我们提前识别风险,少走弯路。”谈到比自己年长18岁的师傅时,自诩为型号“新手”的熊天赐说。

“老”型号中的“新鲜血液”,不止包括像熊天赐这样的“90后”新人,还包括一院长二F火箭逃逸安控总体设计师秦瞳这样参加过多次型号发射任务的“老新人”。

2016年以来,秦曈就开始负责长二F火箭型号总体工作,参加过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但是近3年因任务需要,他被抽调到其他型号队伍,今年回归长二F火箭团队的他仍然要面临严格的出征前考试——“你说我听”。

有人戏称,这场考试的难度“堪比毕业论文答辩”。两总等型号队伍的“老前辈”会针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重点环节现场提问,“新人”们必须对答如流,不通过的不能参加任务。

“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否则谁敢把人命关天的任务交给你?”一院长二F火箭总指挥荆木春,是“你说我听”的资深考官。被问到为什么给大家安排这样一场考试,他说:“再紧张也不能出错,再谨慎也难免出错,我们确立一系列可靠性保障措施,就是要相互监督,确保万无一失。”

“90后”王之平是一院长二F火箭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指挥,此次任务是他第三次独立担任分系统指挥,虽然是一名“老同志”,但面对载人航天,他始终以新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来到发射场后,火箭进入地面试验阶段。每次试验之后,均需要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判读。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是长二F火箭特有的系统,是中国现役火箭中独一无二的,其参数判读方法无从借鉴,参数数量亦是庞大繁杂。

本次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的参试人员中,有两位同事是第一次参加发射任务。王之平作为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指挥,为了保证两位同事每天的工作能一次做对、一次做好,他每天晚上都会召集“新人”开展“双想”活动,一方面仔细“回想”当天的工作内容,如果有疑问就开展讨论和排查,另一方面提前“预想”第二天的相关工作,明确需要注意的内容,提前与相关人员沟通。

测试进行前,两位同事准备的状态他都要亲自再检查确认一遍;测试完成后,同事判读的数据他也要亲自再判读一次。他时常跟同事讲:“干好咱们的工作,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是不要‘相信’别人,自己岗位的工作,即使别人检查了,自己也要认真确认一遍;第二是就得‘麻烦’自己,再麻烦的事情,也要对照文件一条一条地做到,不能想当然。”

在长二F团队“老带新”的优良传统下,既充分发扬了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又培养多名“新人”成为骨干,“新鲜血液”的注入使“老”型号焕发生机。(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