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21 22:52:03
选择字号:
数十位院士专家撰文纪念袁隆平院士
“三个梦想”接力圆  “种子精神”代代传

 

5月22日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袁隆平院士,不断弘扬其科学精神,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辛世文、柏连阳、单杨,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等在内的数十位院士专家,撰文回忆与袁老的点点滴滴,表达对袁老的深切怀念。

近日,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的杂交水稻领域唯一科技期刊《杂交水稻》发布增刊《纪念袁隆平院士专刊》,刊发了近百篇纪念袁隆平先生的文章。文章作者来自湖南、福建、广东、贵州等多省农科院,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既有多位两院院士和杂交水稻专家,也有一批“80后”“90后”农学博士。

2003年10月,袁隆平院士专为中国科学报社《中国院士治学格言 》一书题写的手稿。李浩鸣 供图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头人。早在1970年,他带领的团队在海南的一片野生水稻中发现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将其命名为“野败”,并将制备的不育系种子分发给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应用的序幕。

袁隆平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从大学毕业当教员开始,就立志让世界人民吃饱饭。提出选育超级杂交稻理论和方法、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提出“三一工程”……通过不断攻关,2000年、2004年、2011年,他带领科研团队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12.0、13.5吨的目标。

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湖南衡阳市衡南县云集镇的30亩示范田实现了双季亩产超过1500公斤的重大突破。据统计,杂交稻自1976 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累计达到 90 亿亩,累计增产稻谷 8000多亿公斤,每年因种植杂交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 8000 万人口。

2007年3月,李浩鸣在三亚南繁基地采访袁隆平先生。贺春禄 摄

这些文章或追忆作者与袁老的工作经历,或讲述袁老固执而坚守真理的品性,或感悟袁隆平院士的科学创新精神,或推出研究论文以怀念袁老,比如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邓兴旺等合著的《袁隆平和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简史》。

“袁老既是我水稻科研的引路人,也是最令人敬佩的老师,他是杂交水稻的领头雁,始终站在杂交水稻的前沿。”与袁老打了近半个世纪交道的谢华安说,袁老在上世纪60年代持之以恒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形成系列理论。当时他虽与袁老不相识,但这一创举让他看到希望,紧随袁老步伐于1972年开始水稻育种生涯。

谢华安在海南南繁基地制种时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当时我跑的最多的是湖南省农科院的水稻基地,每次去几乎都能看到袁老,他瘦瘦的、总在忙碌,见到我们年轻人总是很热情。遇到饭点,他会叫上我们一起吃饭。他很谦虚谨慎,时常带我们到田里去看材料,听我们的意见和评论。”

袁老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斯人已逝,“种子精神”长存。谢华安表示,袁老的成就之大足以彪炳史册,而他始终充满激情,从未停止杂交水稻的研究,不停寻找着最美丽的稻花,一直站在杂交水稻科研工作的前沿。深切缅怀袁老的同时,更要继续发扬他为国为民的崇高思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勇于攻坚克难的大家风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继续勇攀科学高峰,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展现担当。

张启发说,他曾和袁隆平院士有三次重要际遇。“第一次是1987年留美归国后,从袁老的《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中大受启发开始水稻研究生涯;第二次是2010年我深陷转基因水稻舆论围攻时,袁老邀我到长沙共话转基因水稻发展,鼓励我顶着压力坚持下去;第三次是2018年我和李家洋、袁隆平共享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为“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和“海水稻”梦想不懈奋斗。“与袁先生相似,我也有两个梦,一个是‘绿色超级稻’梦,让粮食安全和资源与环境均能可持续发展,让农业绿色;一个是绿色营养优质稻米梦。”张启发表示,“我们要学习袁隆平先生坚定执着的‘追梦’精神,带领团队为实现这些目标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袁隆平院士下车前换好长统水鞋准备下田。向鹏 摄

此前和袁老并不相识的香港中文大学荣休生物讲座教授辛世文,曾于1999年春前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访袁隆平院士。这次“冒昧拜访”,开启了湘港杂交水稻合作研究之路,也让辛世文和袁隆平因稻结谊22年。

“袁先生一心专注杂交水稻的研究,终生孜孜不倦,旁务少涉,但生活得充实喜乐。他告诉我,每天早上下稻田看看,每餐都来一碗米饭,心里就感到满足踏实。这是为众人而延伸至自己的幸福,我最应向他学习。”辛世文说。

柏连阳和单杨合著文章纪念袁隆平院士:“袁老的名字,写入了辽阔大地,印在老百姓心上。‘袁隆平星’在太空闪烁,星耀大地。袁隆平院士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我们要大力弘扬袁隆平院士的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科学报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湖南记者站站长李浩鸣的《功勋卓著有大爱,盛名之下平常心——深切怀念袁隆平先生》,是纪念袁隆平院士的专刊中少有的媒体人怀念袁老的文章。湖南记者站于1991年10月建立,作为首任站长、记者的李浩鸣,曾多次采访袁隆平院士,与袁老有近30年的交情。

过去数十年里,《中国科学报》多次在头版头条报道袁隆平院士团队相关科研进展,2006年刊发的《袁隆平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构想》,是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首次见诸报端。袁老还曾邀请中国科学报社记者到三亚南繁基地采访,李浩鸣等经过连续7天的实地采访,所写的《袁隆平三亚一日》图文报道在2007年4月《中国科学报》以整版篇幅刊发。

“袁老是一个集勤奋、睿智、无私、拼搏、奉献于一身的新中国科技工作者,一个使世界仰望、令国人骄傲的时代楷模,一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正如李浩鸣所言,袁老树起了科学技术植根于社会、科研成果扎根于基层的一座丰碑,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社会建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传奇。他开创的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和他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激励着新时代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为“把‘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手里”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4月2日,袁隆平院士的铜像在长沙揭幕。王昊昊 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