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伟伟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22/4/24 11:16:07
选择字号:
国家植物园来了!在这里能做啥?
既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也是普通人的科普游学“打卡地”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未来,国家植物园将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成为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的消息在网络刷屏,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国家植物园“打卡”拍照。

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未来,国家植物园将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成为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

“现在小孩整天就盯着屏幕看,来植物园不光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帮孩子增长见识,是赏花识草的好去处。”68岁的张先生从小在北京长大,听说国家植物园揭牌的消息后,就和老伴一起带着小孙子来这儿“看热闹”。他还特意在大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和之前的“北京植物园”做对比。

哪儿拍照最好看?不同植物的最佳观赏期是什么时间?哪些园区是必看点……和张先生一样,说起植物园的过往,许多北京市民都如数家珍。早在1956年国务院就批复设立了北京植物园,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北京植物园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其中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

国家林草局表示,此次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是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以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思路,“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副司长周志华说,启动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意义重大:一是各国家植物园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全面提升我国宏观植物学研究水平;二是实现植物在多地迁地保护,有利于降低因区域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及突发状况造成的植物物种的灭绝风险,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国家保存重要的战略资源;三是有利于引领示范全国植物园科学发展,提升我国植物园建设水平;四是结合区域特色优势,收集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可使国家植物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不仅是众多科研人员和植物学爱好者的心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12日。当日,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同一天,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名单也正式公布。

周志华表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园体系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二者缺一不可、有机互补,将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贺然表示,在首都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同时也弥补了我国缺少国家植物园的空白。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表示,国家植物园具备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地保护水平,代表着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最高水平。

科普游学“打卡地”

植物园通常被称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据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委员王康介绍,这里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还计划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覆盖中国100%的科、95%的属。

据介绍,未来的国家植物园将面向植物科学前沿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物资源安全等重大需求,在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机理、脆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在创新生物多样性监测、植被重构与生态恢复、智能植物工厂等核心技术发展发明取得重要成果。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赵洪涛常年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科普工作,他认为,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对于植物学的科普、强化人们对迁地保护的认识、提高人们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来说,很期待这一刻的到来。”来自北京的高中生物老师甄兆敏说,青少年在国家植物园不光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标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实地感受植物学研究的魅力。在甄兆敏看来,国家植物园将会成为众多生物老师的第二课堂,也会成为不少外地学子来京游学参观的重要“打卡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