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4 13:32:15
选择字号:
熊思东代表:让好老师更有机会成为“大先生”

 熊思东 苏州大学供图

百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大先生”,他们都是人格、品德、学业上的为人表率者。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告诉《中国科学报》,“大先生”产生和涌现,不仅取决于某项特殊政策的制定或某项特定措施的实施,更重要的应建立和完善“大先生”产生和涌现的生态体系。

他补充道,“大先生”的出现,大都离不开以下要素:一是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平台,二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尊重,三是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氛围,四是潜心教书育人、静心钻研学术的自觉。

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有志、更有机会成为“大先生”。

建立多方参与的支撑体系。要产生新时代的“大先生”,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和良好的保障条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939年建立以来培养了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4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建议整合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加大对高校牵头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开展新一轮布局时向具备一定条件和竞争力的高校倾斜;建议在省级政府层面设立产学研创新基金,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奖励。

建立多元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议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在科研经费使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收益等方面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建立开放包容的学术体系。建议建立容错机制,持续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建议取消高校职称评审指标限制和岗位聘任年龄限制等,防止学术浮躁,鼓励教师十年磨一剑、心无旁骛向“大先生”进发。

建立导向明确的激励体系。建议设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如设立国家年度教师奖、教师国家成就奖等,可以参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表达对教师个人和职业的尊重与赞扬;建议对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并纳入“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和高校相关考核,让人才称号真正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大先生”绝对不是“填表教师”“报销教师”“开会教师”,建议依靠现代智能信息技术推进“云中大学”建设,加快高校信息化进程,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把相对自主的时间还给教师,让他们回归本位,深耕专属领域。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破五唯”后要着重解决“立”的问题,做到破立并举,建议更加突出质量导向,实行基于学术影响、价值贡献的代表作评价和同行评价,建立和完善基于信任和民主的答辩、公示、申诉等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安心执教、悉心指导学生的教师得到更多支持和肯定。

建立以德立学的思想引领体系。“大先生”要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既要有本领更要有方向。建议创新和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和思想引领,引导教师立德树人、崇德尚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