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2/27 19:31:08
选择字号:
首个针灸临床证据图谱构建成功

 

2月25日,《英国医学杂志》刊发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主任许能贵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完善了Epistemonikos 数据库中针灸疗法的临床证据,首次构建了针灸临床证据矩阵及制订了全球首个针灸临床证据图谱。

“一直以来,中国针灸传承多凭临床经验和师徒传承,缺少科学研究进一步厘清参差不齐的临床证据。”该论文通讯作者许能贵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其研究解决了目前针灸的优势病种与潜力病种分类不清的问题,为针灸的国际化推广应用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全球针灸临床试验研究蓬勃发展,针灸的临床证据大量涌现,但缺乏对这些证据的科学分析和推荐,以致有效的治疗措施无法在国际上及时转化和应用。

在Epistemonikos 数据库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许能贵团队应用人工智能的分析技术,完成了20个疾病领域的原始研究与332篇系统评价证据的“链接”工作,系统评价的数量总体较人工筛查前增加了545 篇;全面完善了Epistemonikos 数据库中针灸疗法的临床证据;共构建了77个证据矩阵。目前,该针灸临床证据矩阵存放Epistemonikos数据库,可供全球同行共享。

在梳理全球针灸临床试验证据过程中,许能贵发现针灸研究疾病的范围很广泛,涉及12个疾病领域的77个疾病。基于GRADE系统对证据推荐强度进行评级,通过证据统计分析及可视化方法构建证据图表,最终形成目前最优的针灸临床实践推荐方案。

哪些疾病用针灸治疗最有效果?许能贵介绍,团队按照针灸治疗大、中、小效应量,以及高、中、低质量证据进行整理,形成针灸治疗优势病种及针灸治疗有潜力的病种分类推荐。目前有8项中高质量和大中效应的针灸证据,有67项大效应量的低质量证据和23项中效应量的低质量证据。

团队建议,未来的针灸临床研究,应创造以证据为依据的决策氛围,通过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努力促进证据的生成和实施,并使用数字化存储库及人工智能技术促进证据的交流共享。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36/bmj-2021-06747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