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刘凡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2/23 16:48:16
选择字号:
“山东科技”助力“北京冬奥”

 

 “山东造”我国首台智能雪蜡车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2月的“双奥之城”北京,在洁白的冰雪下熠熠生辉,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处处闪现着高新科技的光芒。“山东科技”的身影也随处所见。在冰雪装备、场馆、运行、安保、医疗、交通、转播等关键场景,山东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多项新技术成果得以落地应用,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山东科技力量。

“山东造”我国首台智能雪蜡车

雪蜡是运动员滑雪的必需品,可以防止雪水渗进雪板,保障运动员滑行速度,此前,我国雪蜡的研究都是空白。

“我们参与研发的国内首套无氟高性能雪蜡,填补了这一国内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国产雪蜡性能指标与进口雪蜡性能相当,部分指标甚至优于进口雪腊,包括固态蜡、粉末蜡、液体蜡和喷雾蜡的全系列雪腊交付雪腊车使用。此外,采用激光裁剪方式研发的防切割滑冰服耐切割性能达到国际最高标准。”冬奥刚刚闭幕,聊起冬奥会上的“山东黑科技”,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技术管理中心主任徐培明仍然自豪。

徐培明介绍,接到冬奥任务后,山东以研制“国内首款无氟环保、高性能雪蜡”为目标,专门成立了雪蜡联合攻关团队。目前,从基础原材料到关键润滑剂、雪蜡配方、制备工艺,国产雪蜡已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垄断。

比雪蜡更亮眼的,是出色完成北京冬奥会保障任务的“山东造”雪蜡车。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发起多项科技攻关任务,不断推动冰雪产业技术自立自强,其中,雪蜡车、雪蜡都是重点攻克的难题。

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韩绍华告诉《中国科学报》,按照部署,山东围绕“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的目标,开展雪蜡车攻关工作。期间,10多家单位、1000多人参与研发制造,克服重重困难,推动雪蜡车实现了从概念到方案、从设计到制造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智能雪蜡车。

“比赛期间,山东省雪蜡车在张家口赛区为国家越野滑雪队进行全方位保障,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平均每天工作时长在16小时以上,有时连续多日24小时运转,最多每天对600多副雪板进行测试和打蜡工作。国家越野滑雪队领队、教练、打蜡师、运动员等都对雪蜡车给予高度评价。” 韩绍华表示。

“最快的冰”和山东来“电”

“2020年4月,我们接到任务,参与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及国家体育馆制冰设备设计、生产。期间,公司克服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投入到技术研发攻关、深化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历时6个月完成整体项目交付。” 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副总经理高晨说。

高晨告诉《中国科学报》,为实现“最快的冰”,稳定一致的蒸发温度和低温二氧化碳流量控制是保证冰面温度温差小于0.5℃的关键,神州项目攻关团队采用四台桶泵机组并联使用使冰场蒸发温度保持一致,实现了二氧化碳跨临界桶泵供液技术在冰场上的首次大规模使用,4台14立方CO2桶泵机组设计及应用为世界首例。

同时,为实现整个制冰系统连续稳定,项目攻关团队在系统回油设计上经过反复深入的方案论证,并对冷冻油专项测试,最终采用了连续回油设计,确保系统能够运行稳定,在二氧化碳跨临界系统上采用该项回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竞赛场馆是办好冬奥会的基础,记者了解到,本届北京冬奥会,山东近2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多项冬奥会基础设施建设。

速滑馆之外,冬奥其他基础设施也遍布“山东科技”元素。如青岛汉缆为八大场馆研发的耐低温电缆材料,-40℃照样“来电”,搭起冬奥供电“大动脉”;滨州强盛体育用特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开发的耐寒滑雪场围网承重力达200公斤以上,是普通围网的2-3倍,已铺设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烟台东方威思顿研制的用于高海拔、低气温使用的多功能电力仪表、物联边缘网关,为冬奥会全天候不间断供电提供服务。

       低碳成果添彩“绿色冬奥”

奥运赛事精彩纷呈,如何观众带来更加清晰、精细的超高清视觉体验,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海信集团济南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学钊告诉《中国科学报》,本届冬奥会,国产监视器首次为冬奥会超高清赛事直播提供技术支持。

李学钊介绍,2020年9月,海信视像研发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吋级4K基准监视器正式发布,一举打破国外品牌在监视器领域的垄断局面。“冬奥会上,央视体育频道演播室、央视8K超高清演播系统、国家会议中心二期MMC主媒体中心的监视器,我们的监视器为美轮美奂的冬奥开幕式制播保驾护航。”

打造绿色低碳冬奥会背后也少不了山东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子。记者了解到,中通客车自主研发的40台第四代燃料电池客车在张家口核心赛区提供服务,加一次氢气可行驶500公里以上,既节能又环保;淄博联创环保开发的屋面聚脲防水喷涂及天冬面层装饰用于冬奥会媒体接待中心,实现“零VOC”排放;威海科尼开发的适用于奥运野外环境的干式生态厕所应用于张家口赛区,不用水、不用电、零污染等等。

“北京冬奥会是体育竞技的赛场,也是展现科技水平的窗口。冬奥会背后的这些山东硬核科技通过各场景应用示范后,我们将积极引导推动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成果进一步创新升级,一方面推动山东省的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韩绍华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