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3 9:20:36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出版
两微一端已成科学传播重要平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报告显示,2021中国科学传播呈现如下特点:线上科技交流成为常态,短微视频构建学习场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成为重要平台,科普图书创作水平大幅提升,科学绘本销量稳居前茅,讲座论坛沙龙和科技展览吸引公众广泛关注。

报告对2021年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状况开展了客观评述,分别对中国报纸、科普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展览、科普活动、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政策、科学传播理论等方面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报告显示,2021年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环境有所优化。中国科学传播界在科学防疫中开展系列应急科普活动,表现可圈可点;创作发表了一批优秀科普文章,出版了一批优秀科普图书,制作了大量科普影视作品,发表了海量的网络科普作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和大学持续向公众开放,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科学传播网络体系,满足了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科普需求,在世界科学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各类媒体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方法,在不同领域持续发力。报纸、期刊、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有雄厚的专业人才支撑,长期开展科学传播,积淀丰厚,在选题策划、内容精耕等方面优势明显,建制化开辟新媒体平台,实现多媒体融合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媒体具有发布快速、覆盖广泛的优势,率先发布重大科技新闻,解读重大科技事件,成为科学传播的第一方阵和影响力重大的媒体集群。科技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科学新闻发布频率达到新高。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重点支持的专项研究报告,每年编撰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编写出版提供了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