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杨婷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14 15:55:32
选择字号:
王学雷:守护湿地“嗖的三十年”

 

2004年,蔡述明(右二)及团队在丹江口库区进行生态调查。受访者供图

   2020年,王学雷(右)考察洪湖洪涝灾情及湖泊生态状况。受访者供图

“下面有请王学雷研究员,他是湿地专家。”在11月8日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湿地大会)系列边会之一——长江大保护论坛上,“湿地专家”王学雷以30年的深入研究,对长江湿地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王学雷,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新书《大美湖北湿地》主编,长年为湿地保护修复鼓与呼。

湿地大会间隙,《中国科学报》记者“逮住”这位王老师,面对面坐下,“与湿地的缘分”请他从头讲起。

“湿地”一词与两位大先生

1985年从位于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王学雷远赴东北,进入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求学,修完硕士和博士学业。他的导师正是我国著名湿地科学家刘兴土院士。

刘兴土,1936年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原籍福建永春。他1972年进入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沼泽湿地和东北区域农业研究。1972年至1976年,他承担了国务院科教组和农业部下达的三江平原沼泽与沼泽化荒地的调查任务,担任完达山以南区域的考察队长。“一身泥、一身水,风尘仆仆走来”,是他留给王学雷的第一印象。

“湿地考察是艰辛的,坐在阴凉、温暖的办公室里不可能搞出成果。”跟着刘兴土一起进行三江平原湿地研究的经历,特别是导师艰苦卓绝、毕生钻研湿地的专注精神对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博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现中科院精密测量院院)工作,他很自然地把研究方向锁定为湿地生态学与流域环境变化,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湿地生态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

面对媒体“湿地科学家”的赞誉,他总是诚恳而坚定的向对方介绍另外两位大咖,反复强调“他们才是真正的著名湿地科学家,我只是在他们感召下,做了一点应用基础研究”。

这两个人,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刘兴土,一个是“毕力一生、守护‘地球之肾’”的已故湿地科学家蔡述明。

蔡述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长江流域湖沼学、湿地生态学、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研究工作。作为中科院测地所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带头人,蔡述明研究员毕生致力于湿地研究。

进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后,王学雷一直都是蔡述明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与蔡先生一起白天在田间、水面、在树丛中、沼泽边采样监测;晚上,不顾一身的疲惫,连夜整理资料、分析数据。

“除了餐风露宿、不怕吃苦的精神外,蔡先生身上还有一种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蔡述明先生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还担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既注重调查研究,又注重根据调查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2000年、2002年,他先后两次提出加强湿地保护的建议,2002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加强湿地保护”。

因为对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的研究,以及对相关政策出台的推动,2005年在乌干达召开的《湿地公约》第九届缔约方大会上,蔡述明获得《湿地公约》拉姆萨尔湿地保护科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从戴着草帽、挂着望远镜,坐在摇晃不定的考察船上,行进在湖泊、芦苇荡、沼泽地里,到回到实验室对枯燥数据进行规律整理、分析,从提案建议获得国家采纳,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到登上世界湿地研究最高奖领奖台,蔡述明的故事里,王学雷一直都是紧随者、参与者、见证者——沼泽、河湖湿地科考,他俩在一起;远赴乌干达领奖,他俩也在一起。

“洪湖”二字与三十年光阴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一曲《洪湖水》,让洪湖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里水乡。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中心的洪湖,滋润了整个江汉平原四湖流域。

1992 年,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洪湖湿地生态试验站,王学雷第一次到洪湖,情不自禁地立马观测起它宽阔的湖面、无穷的莲叶、沼泽、水草……,不曾想,这一研究就是30年。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洪湖湿地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主要是围网养殖过度、面源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恶化、危害湿地生态。”在多次调研基础上,中科院蔡述明团队向当时的湖北省主要领导提出“关于优化洪湖管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重视。

2004年11月的一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等领导,带着20多个委办厅局负责人到洪湖召开现场会,结合中科院团队建议,研究制定落实举措。

王学雷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既需要埋头做基础研究的理论科学家,也需要既埋头做基础研究,又抬头推动成果应用的实干科学家。”此后他密切关注洪湖大面积拆围,以详实数据记录了拆围后,洪湖水质及湿地生态发生的明显变化。通过两轮拆围、退垸还湖、渔民上岸,洪湖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在蔡述明、王学雷及方方面面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洪湖2000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4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洪湖大湖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包括淡水珍稀水禽、动植物在内的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更好保护。

如今,王学雷和研究团队继续通过综合科研调查、生态跟踪监测、开展生态评估与预警,持续关注洪湖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及湿地鸟类的变化,并开展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的试验示范。“一晃,与洪湖相伴30多年了。”

眼下在王学雷等专家建议建言下,洪湖退垸还湖、还湿生态工程仍在进行中。从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洪湖,到“湿地之城”武汉,王学雷团队不断升级科研方法、寻找最优科学方案。

江湖考察之苦与秉烛建言之切

问到湿地科研中最难忘的故事,王学雷思忖许久,“好像并没有什么曲折故事,湿地研究就是要吃得起野外考察的平常之苦,耐得住分析研究的枯燥乏味,多少年如一日地关注和研究,总会有一些独到发现。”“对了,差点沉船了算不?”

2010年一个秋天,王学雷带着两名研究生一起到洪湖考察。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安排了两条船,一条给王学雷师生,一条在前面引路。柴油小木船“突突突”地行驶在湖面上,波澜不惊。陡然间,船身一抖,天摇地晃,有人落水,有人跌倒。一把拉起学生后,王学雷定神一眼,船底被竹竿刺穿了,湖水不断往船肚子里冒。

2005年前后洪湖大拆围,一些以往渔民用以固定围网的竹竿还遗落在湖水中,它们横七竖八地插在湖底,不易察觉。这个时候小木船被戳穿了!拉起坠湖的工作人员,大家一边设法靠近湖上废弃的船坞,一边拼命往船外舀水。“我一脚踩住船底的破洞,使劲堵住……最终安全让船搁浅,学生没事就好!”王学雷说他很少讲这些事,湿地野外考察就是这样,不确定因素很多,“但一般也不会有什么惊涛骇浪,关键要耐得住。”

受蔡述明先生影响,王学雷也特别注重研以致用。他希望通过积极参加政府部门湿地管理调研、每年撰写大量建议案、积极对外呼吁等方式,推动包括汉江、洪湖、大九湖等河湖湿地的保护修复。

“我一直在探索怎么把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政府咨询结合起来。”30年来,王学雷写下大量有关湿地修复、水生态安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报告与提案,通过各种渠道向有关部门提交——当地媒体估算“大概有几十万字”,他自己却表示“从未曾统计过,不知道写了多少。”他有关湿地保护的提案多次成为全国和湖北省“两会”的焦点,被有关部门采纳,有的被领导批示、督办,产生较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以往很多人对湿地存在误解,不知道什么是湿地,以为湿地和公众没什么直接关系。”王学雷在很多场合都使劲科普:

湿地,顾名思义就是富含水分,湿润的地方,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型。自然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滩涂、泥炭地等水域地带,以及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通俗讲,自然界的河流、城市里的湖泊、以往农村的当家塘等等,都是湿地,我们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接触湿地、享有湿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都应该参与。

“30年过得可真快,‘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已经研究湿地30年了,您未来的科研生涯还准备继续研究湿地吗?”

“都已经研究湿地几十年了,总不能转头研究沙漠去不是?”

此言一出,举座皆欢。这个王老师,还怪幽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