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5 17:53:53
选择字号:
“见微知纸”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永久收藏

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手工纸研究所教授汤书昆团队、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梁琰团队合作研发的宣纸科学与艺术创意作品“见微知纸”被世界技能博物馆永久收藏。

“见微知纸”系列展项,通过微观摄影、超高清摄影和互动数字技术的创意制作,将传统宣纸工艺和现代视觉技术创新融合,多维度展现了有“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美誉的中国手工纸杰出代表——宣纸的材料和工艺之美。

图片1.png

“见微知纸”作品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纸艺双年展展出 中国科大供图

“见微知纸”系列展项由四部分组成:一部记录了宣纸历史渊源和工艺流程的微纪录片,一组呈现宣纸原料在工艺进程中微观演化的“9宫格”互动窗,一份宣纸原料的实物展示与触摸体验,以及一台可以在现场“微观”观测宣纸原料的显微镜。其中,“9宫格”互动窗由6个灯箱和3台平板电脑组成,展示了宣纸原料青檀树皮、沙田稻草,以及纸药猕猴桃藤共同形成一张宣纸的“芯路历程”。

汤书昆负责“见微知纸”系列展项中宣纸制作技艺关键环节选择、核心原料选择。据汤书昆介绍,宣纸是全世界第一个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纸项目,出自安徽泾县,以泾县及附近山区生长3年左右的青檀树皮、高山冷水沙田稻草为原料。用清澈、酸碱度适中的山泉水浸泡、清洗,通过晒滩6-12个月日晒雨淋、风吹夜露的自然漂白纯化,经过108道标准工序,历时1-2年,一张质地绵柔、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的宣纸方能诞生。

 图片2.png

微观影像下,沙田稻草制成草浆的奇妙变化 中国科大供图

梁琰则致力于通过科学可视化进行科学教育和科学之美的制作传播。本轮研发中,梁琰团队通过微观拍摄和特别的微观制作技术,将“凝视”宣纸制作技艺化为可能。“见微知纸”系列展项中的“9宫格”互动窗一排3个为一组,两端分别是微观拍摄的宣纸原料初始、中间丰富复杂变化、以及最终呈现状态,中间1台平板电脑动态演示了通过造纸工人绝妙的工艺操作,原料是如何进行变化的。三组互动窗分别展示了沙田稻草制成草浆、青檀树皮制成皮浆及猕猴桃藤汁液的微观变化。结合专门设计拍摄的宣纸纪录片展示的本真世界,观众可以感受到常态感知与微观世界非常不同的科学和审美意趣。

 图片3.png

显微影像下,青檀树皮演变成纯净的皮浆 中国科大供图

微观呈现的工艺制作过程和普通人看到的工艺制作差别是很大的,创作团队希望通过审美对比的结构,引发观众在宣纸这个经典的中国文化产品上思考。此外,“见微知纸”系列展项还设置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对照组”:1部纪录片展示了宏观世界制造宣纸的工艺流程;9宫格互动窗则展现了原料在宣纸制造过程中的微观动态变化;显微镜观测到的是宣纸原料的静态微观状态。

2020年开始,汤书昆与梁琰开始讨论现代影像技术融入传统工艺项目的可能性,如何设计才能让制作有现代科学的美感,同时符合科学原理,还要能让观众看得懂、爱不释手,最终探索的成果就是“见微知纸”系列展项。这个创造性地将古老的技艺和前沿的现代技术展示深度融合起来的展项设计在2021年春天正式启动,历经多轮探究磨合,于当年秋天完成。中国宣纸研究所所长黄飞松,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纪录片导演何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博士生秦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博士生汤雨眉,“美丽科学”朱文婷等参与了展项开发和制作。

 图片4.png

团队跟随泾县造纸工去晒摊采集宣纸的代表性原料 中国科大供图

“见微知纸”展项第一次亮相是在上海举办的2021“纸尚视界”第二届上海国际纸艺双年展,这是中国纸艺领域最具规模的国际盛会,共有48个国家参加。也正是以此次盛会为契机,世界技能博物馆希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将该展项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

世界技能博物馆是全球第一个致力于展示职业技能的博物馆,博物馆于2022年开馆。世界技能博物馆是展现世界各国技能历史、技能现状、未来技能发展趋势的一个窗口和标志。肩负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青少年的使命,致力于向全球青少年传递“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改变人生”的理念,激发更多的人对未来技能的兴趣,引导当代青年投身现代技能工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