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无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0/21 14:45:00
选择字号: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800多次载人深潜 标记“中国深度”新坐标

 

(中共二十大·声音)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800多次载人深潜 标记“中国深度”新坐标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800多次载人深潜 标记“中国深度”新坐标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十年前,中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中国人首次推开深海世界的“大门”。

如今,“中国深度”又有了新坐标。中共二十大代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古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的“深海勇士”号、中国自主研制的深海重器“奋斗者”号先后投入应用,将“中国深度”坐标推进到万米深海。

十年间,古妩透露,“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已累计下潜800多个潜次,中国实现了全海深载人深潜关键技术突破,载人深潜科学研究迈入世界第一梯队。

“缺席”近50年后的大突破

国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着手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古妩介绍称,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大深度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包括美国的“阿尔文”号、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斯的“和平-1”号和“和平-2”号以及日本的“深海6500”号。上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研发载人潜水器,但由于当时国力的限制,并没有研发能力,论证时间长达10年。直到2002年,“7000米载人潜水器”(后来命名为“蛟龙”号)才正式立项。在此之前,中国在载人深潜领域缺席了近50年。

不过,自“蛟龙”号项目立项至今,经过2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在载人深潜领域实现了后来居上。目前中国已经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实现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建设与应用的谱系化。同时,自主设计建造了专业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

古妩表示,近几年,中国年平均下潜次数位于世界前列。而且随着系列载人深潜器先后投入应用,中国科学家得以深入数千米乃至万米海底,并获得了大量新发现,这催生了深渊生命科学、深海极端环境科学、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新学科。

万米深海有何奥秘?

从7000米深到1万米深,中国花了8年。古妩表示,载人潜水器的研发难度很大,首先要解决结构耐压问题。比如:“蛟龙”号下潜7000米,对应的压力是7000吨,相当于潜水器本体每1平方米上摞了150辆坦克(每辆约45吨重)。为保障下潜人员及设备安全,需要载人球壳、其他耐压壳体承受巨压而不变形,因此对材料、结构和密封技术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解决大深度水声通信和高精度水下定位等技术难题,才能让潜器与海面上的科考母船交流畅通,定位精准。

攻克这些难题,潜入万米深海有何意义?古妩表示,深海(水深超过1000米)占地球表面积的50%左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新疆域,但人类对深海区域的认知不过5%。过去科学家以为,海洋6000米以下的地方是一片毫无生命活力的世界。但随着越来越多深渊科学调查活动的开展,人们关于深海的认知正在被颠覆。

古妩表示,科学家发现,万米深海存在大量的新物种,生物具有高密度聚集性和高度专属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万米深海是最接近地球深部活动的区域,其板块俯冲及伴随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潜航员选拔难度堪比航天员?

科考、深潜离不开技术和素质过硬的潜航员。有人说,潜航员选拔难度堪比航天员。古妩表示,航天员和潜航员一样,都是在一种极端复杂的环境下工作,所以对于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潜航员在载人舱内是一个常压的环境,不存在失重等问题,不过,水下载人舱内是阴暗、低温、潮湿的幽闭环境,在这种条件下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对潜航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考验,因此,在选拔时也会对相应方面进行考察。

在中国,潜航员是一个新兴职业,全国从业人员不足40名。古妩透露,以“蛟龙号”第二批潜航员为例,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成为潜航员学员,此后要进行为期两年的系统培训,包括潜水器各系统基础理论、故障排查分析、潜水器驾驶操作、心理体能训练等各个环节。两年之后经过考核成为实习潜航员,一年后经考核转为正式潜航员,才具有独立驾驶“蛟龙号”的资格。前后共计三年左右的时间。(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