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迪强 周志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5 11:49:02
选择字号: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模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中确定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将从48种野生动物和50种野生植物入手,通过对旗舰物种、濒危物种、极小种群物种的成功保护,实现物种的全面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作为世界上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成就卓著,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良好改善,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了修复。

但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87.7%的野生动物种群因栖息地缩减、割裂、质量下降、人为活动干扰等原因,生存空间不断受挤压,不少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鸟类集群活动区域及迁飞通道面临着土地开发、农业开垦、环境污染等威胁,前景堪忧,形势仍很严峻。

在“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确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将以实际行动和巨额投入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模式。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所加强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将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系统部署和落实的国家。与“十三五”相比,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所加强。

在针对性方面,保护目标从保护设施的建设转到物种本身的保护,新增加的目标包括构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鸟类迁徙线路监测评估体系;保护具体措施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如划定并严格保护的栖息地、生态廊道、重要栖息地面积增加10%;将迁徙物种保护、人兽冲突的科学管理和禁食野生动物管理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列出了具体的98种野生动植物作为核心保护目标,进一步集中力量解决关键物种的保护问题。

该目标的可操作性很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旗舰物种和关键物种的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目标之一。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虎、豹、金丝猴的严格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得到全国关注。

其次,目标中所列这些物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基础。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野生动植物调查专项、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得到重视;其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和面临威胁有了较详细的资料,有望通过重大保护工程得到科学保护。

再次,该目标提出,到“十四五”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面积大于18%,为野生植物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种数保护百分率分别从73%、66%提升到75%、88%。目前,我国还建有近200个各级各类植物园,收集保存了2万多个物种,占我国植物区系的2/3。

上述转变主要是在总结已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做出的。

201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提出了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概念。但至今,每一个受保护的物种没有专门的调查、监测和保护方案,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因而该目标重点强调了物种专项调查。

在对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进行分析之后,该目标将保护措施进行了分类,如旗舰物种通过构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群等自然保护地体系来实现全面保护,而濒危物种要采取针对抢救性保护,对有一定数量圈养个体的濒危物种进行野化放归等。

针对“十三五”期间出现的迁徙物种问题、人兽冲突问题等,该目标提出从科学、社会和经济等角度通过移民搬迁、种植结构调整、保险和问题物种调控等途径来解决。

摸清物种家底 建立监测体系

物种专项调查是根据物种的生物学生态特性,制定专门的调查技术规程,对这些物种的种群数量、栖息地状况,面临的干扰和威胁进行全面的了解,提出保护和监测对策,确保种群的可持续生存。实施专项调查是保护工作的基础。

此前我国开展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野生动物调查,专项调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因为物种选择偏多,缺少分布和种群数量等数据,调查结果与保护行动关联性不强,没有专门的拯救项目安排,种群恢复没有达到预期。

该目标提出,实施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抢救性保护,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十四五”期间针对濒危原因采取有效行动,解除濒危状态。

而抢救性保护的措施就是要针对濒危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对这些动物物种的威胁,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将重要栖息地列为保护地,受到严格保护,建立生态廊道,促进物种扩散和交流,增加遗传多样性,开展栖息地恢复与重建,确保濒危物种的可持续生存,开展持续监测,采取适应性保护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

其中,据初步估计,我国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70%以上都在不同保护地得到了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该目标再次强调建立生态廊道。生态廊道定义为连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移动或扩散的通道。当今人为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移动与扩散, 最终导致物种灭绝几率增加。

当我们思考怎样才能减缓物种灭绝时,生态廊道的提出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被认为是解决近亲繁殖的有效方法。我国大熊猫保护工程就是全球开展生态廊道建设的典范。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都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作为对旗舰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此外,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开展构建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体系和鸟类迁徙线路保护体系,在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地,在重要鸟类迁徙线路建立了系列环志站,但是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鸟类迁徙路线监测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国家林草局正在编制全国48种濒危野生动物、重要迁徙线路保护监测技术方案,构建保护成效评估体系。其中,监测是核心,只有了解了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质量、威胁影响才可能采取有效保护和栖息地改善措施。

该监测评估体系将采取新智能监测技术、大数据和新通信技术,全面掌握这些物种的种群动态和栖息地质量的变化,将缓解这些物种的濒危状态,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示物种,实现中国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的逆转。

实现濒危动植物野化回归

目标提出,开展大熊猫、普氏野马、麋鹿等15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开展谱系清晰、多样性丰富的极小种群物种野外回归试验。野化回归自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2001年编制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中,将珍稀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种源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是重要途径。

“十三五”期间,在很多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建立了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依托基础条件较好的科研、救护和繁育单位重点支持建设20~25个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满足科研、 野化放归等种源需求。在浙江大学、华大基因开展了遗传资源基因库的建设。

“十四五”期间,将选择 2~3 家单位支持建设国家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对原产我国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同时还将选择人工繁育基础好、野外种群濒危的大熊猫、普氏野马、麋鹿、高鼻羚羊、华南虎、朱鹮、绿孔雀、赤颈鹤、四爪陆龟等15个物种野化放归,复壮、扩大或者重建野外种群。

目前,华南虎、普氏野马、高鼻羚羊等在中国野外灭绝,但人工饲养环境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种群,具有野放的基础。野放以后,可能在野外形成种群。

在植物保护方面,经过近 15 年的保护研究和实践,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理念在中国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保护成效。

2017 年,原国家林业局评估了120 种国家级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成效,大多数物种都实施了全面调查,有了详细信息资料,一些物种被重新发现或发现了新的分布区域。有 37 个物种分布在自然保护区,60个物种通过委托护林员或当地管理部门得到保护,同时为 26 个物种建立了就地保护小区,已进行迁地保护试验示范的物种有80 种,人工繁殖的物种有 56 种,26个物种开展了种群增强与回归试验。

虽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应进一步深入科学研究、提高公众意识、探索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潜在经济价值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通常分布在具有独特地形和生境的地区,其分布范围极其有限,极易受到生境破坏的压力。因此,花与传粉者、种子和种子散播者、花部器官和食草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深入研究;变化因素对物种生态相互依存影响的全面研究需要扩大。此外,还应讨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的扩展。应促进立法以减少生境破坏和人类干扰。

植物回归,是在迁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培植扩大数量后把植物引入到其原来分布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生境中,以建立具有足够的遗传资源来适应进化改变、可自然维持和更新的新种群。回归的目标是实现种群在野外的可持续生存,保护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种以及生态系统。

德保苏铁回归自然成功,开启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成功回归自然的先河。近年来,通过对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鹅耳枥、普陀鹅耳枥等近百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使部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到2020年,中国成功回归自然的植物为206余种。

科学对待人兽冲突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成效显现,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出台,生态环境的好转,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然而,另一方面,当季节性食物短缺等情况下,野生动物与人类冲突事件越来越多。随着野生动物逐渐熟悉人工环境,进入人类居住地的频次会越来越高。特别是野猪、棕熊和黑熊对人或财产的伤害引起全社会关注。

“十四五”期间,对野生动物种群实施科学的种群调控是关注的重点。将统筹财政专项预算、生态效益补偿、购买保险补贴、聘任生态护林员等多种渠道,建立完善野生动物肇事损害赔偿制度和野生动物伤害保险制度。完善猎捕限额管理制度和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

近期将对局部地区种群数量明显偏大、已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或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的野猪、野兔、棕熊、黑熊、岩羊等野生动物,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年度限额制度,组织开展适度猎捕和妥善处置。

在云南实施人—象冲突综合治理专项工程,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架设隔离栅栏或脉冲电网、挖设隔离壕沟、调整种植结构、改造栖息地植被、异地转移安置、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等,有效遏制亚洲象致害蔓延扩散势头。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针对熊类、雪豹、有蹄类动物等致害开展综合治理项目。

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可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做起,如减少浪费和合理消费就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全球变暖,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在野生动植物的食用、贸易中,确保来源合法,严厉打击非法交易。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分别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区学科首席专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司副司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