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付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5 21:44:04
选择字号:
TEP在南海分布特征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李芊团队联合厦门大学教授杨伟锋和柳欣,以及LTO副研究员吴正超,研究揭示了南海北部透明多聚颗粒(TEP)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总环境科学》。博士生葛在名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李芊为通讯作者。

TEP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凝胶状生源有机颗粒物,其生产速率可达海洋初级生产的5-10%,是海洋颗粒有机碳(POC)库的重要组成部分。TEP的粘度较大,能吸附其他小粒径颗粒形成大的聚合体,促进“海雪”的形成,进而影响海洋POC沉降输出以及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南海北部海区的水动力过程差异性显著,同时受到大河输入和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是研究TEP动态分布过程的天然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南海北部TEP浓度在真光层内较高且呈现近海高、外海低的规律;TEP主要生源是浮游植物,其生产受到浮游植物种类和营养盐限制的影响。在近岸海区,TEP的动力过程还受到珠江淡水注入和颗粒沉降的显著影响。

TEP含碳量对POC的贡献率为8.3-81.6%,且近岸海域的贡献大于外海;这与先前研究认知不同,原因是南海北部近岸受到河流输入外源TEP的供给,这也表明了TEP在该海区颗粒沉降中可能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该研究还发现,相对于POC的其他组分,TEP组成的碳能够被颗粒附生细菌优先利用,说明TEP对南海北部的碳循环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领军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联合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5211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