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7 18:04:06
选择字号:
中国首份区域碳市场试点研究发布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具有积极影响。

据了解,该论文是首份针对国内制造业和电力行业的区域碳市场试点研究报告。研究基于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数据,通过准自然实验方法,评估了碳交易政策对企业排放与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学术参考。

研究团队包括昆山杜克大学副教授崔静波、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王春华、昆山杜克大学硕士生张俊杰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郑旸。他们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分析评估了我国2013~2015年区域碳排放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发现在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范围内的企业成功实现了碳排放总量下降16.7%,碳密度下降9.7%。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七省市陆续开启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可在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使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交易。在区域碳交易试点政策实行的十年间,其影响力已经覆盖电力、石油化工、水泥等高能耗行业。2019年,上海试点电力热力行业、石化化工行业、钢铁行业等碳交易企业排放量分别下降8.7%、12.6%和14%。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0年,中国进一步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

崔静波认为,该论文可为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区域碳交易市场政策是中国实现‘30·60’目标里程上十分重要的一项政策。我们的研究作为首份覆盖制造业和电力行业的报告,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有效地预测未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并提供微观数据基础和指导建议”。

研究团队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采用“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分析评估,这一方法常常被用于计量经济学中对于公共政策或项目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估。在排除了可能会影响企业减排的非碳市场因素之后,研究团队选取了同一行业内的两类企业样本,一类归属于碳交易试点,另一类则不在试点范围内,并对两类企业的碳排放和能耗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显示,区域试点内的企业碳排放量显著小于不在试点内的企业。

从而,研究团队对企业碳排放的成效做了归因,推导出因果性结论,即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具有积极影响,充分证实了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的成功,并为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提供了信心。

张俊杰也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未来表达了信心。他认为,中国未来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气候政策需要兼顾这两大目标的微妙平衡。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项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既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也能激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与低碳转型。

“在中国区域碳市场试点中,虽然碳价与交易活跃度都比较低,但我们研究发现,这一政策仍然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降碳,同时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没有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实证证据给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有用的参考。”张俊杰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碳排放量为13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以上。作为碳排放量大国,中国为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做出的努力对全球气候行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数据还显示,中国碳排放量的增长正在逐步放缓,2018年增长幅度为1.6%。

碳交易市场不仅能够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还有助于企业探索低碳技术创新,并提高生产力。研究表明,在碳交易市场政策的影响下,企业生产力提升了29.1%。由此可见,实现节能减排与降低企业生产力之间并未有直接冲突。

“虽然试点区域内的企业受政策影响,进行了劳动力和资本的调整,但相应的,其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进而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这为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延展至更广泛的高能耗行业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崔静波补充道。

https://doi.org/10.1073/pnas.210991211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