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海燕 张道正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9/28 13:19:35
选择字号:
提升大学国际传播效能 18所大学发起“天津倡议”

 

中新社天津9月28日电 (记者 马海燕 张道正)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9月27日至28日在天津举行。中国18所高校联合倡议:中国大学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进一步主动作为,积极发挥“搭桥”“握手”“交心”重要作用,以高水平国际传播工作构筑大学卓越国际声誉、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已举办六届,今年首次设立了“大学形象国际传播”分论坛。分论坛上发布了2021年度“大学国际传播优秀案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18所大学联合发布了《加强大学国际传播工作天津倡议》。

“天津倡议”号召国内各高校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完善大学国际传播工作格局;精心谋划、讲好故事,健全大学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共享融通、互益互鉴,拓展大学国际传播合作网络;精准施策、提质增效,优化大学国际传播表达方式;统筹协同、建强队伍,夯实大学国际传播保障根基。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向波涛表示,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大学在国际传播中能够以不同于政府机构、官方媒体的角色广泛参与到全球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当中,承担起沟通中外、连接世界的重要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钟新认为,“可信、可爱、可敬”其实不是哪一个主体的责任,而是全民。在全民传播和高校全员参与国际传播理念下,高校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品牌建设、国际共同价值的推广等功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表示,高等教育的国际传播是一个全球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高等教育国际传播理念源于故事,也源于问题,高校国际传播应回应全球问题、时代焦虑、社会矛盾、国家主张、个人命运、学科前沿。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下重要的技术手段,为高校开展国际传播打开了新阵地和新领域。(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