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13 9:41:28
选择字号:
世界机器人大会 :共享新成果 共注新动能

 

“机器人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空间站机械臂助力我们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在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之际,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9月10日上午,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向正在举行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发来中国空间站的视频祝福。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技术水平、应用广度与深度已成为衡量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说,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业正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全球机器人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愿与全球科技界、产业界一道,抢抓智能产业发展先机,深化实质性创新合作,为科技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全面加速,从技术突破到应用探索,机器人产业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展现中国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

这一切,都浓缩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中。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机器人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

 

机器人领域创新发展重要平台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由北京市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举办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历经6年发展至今,已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融合科技与产业、交流技术与应用的重要平台。

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IEEE RAS)、国际机构学与机械科学促进联合会、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欧洲机器人协会、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俄罗斯机器人协会(RAR)等20余家国际组织作为支持机构全面参与。

同时,来自俄、美、日、德等国的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代表,以及我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头人、长江学者和青年专家参会,将围绕技术前沿、技术创新与突破、国际合作机遇、新兴产业应用开展讨论。

新款机器人彰显“中国力量”

本届大会以“共享新成果,共注新动能”为主题,包括论坛、博览会、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论坛由3天主论坛、20余场专题论坛及开闭幕式组成。博览会按照“3+C”体系布局:“3”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展区,“C”是创新展区,重点展示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领域尖端成果和首发新品,11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携500多款产品参展。

展览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多款工业和特种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京东智能快递车是工业机器人的代表之一,它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极大提升快递效率。

融合了水下仿生、运动控制、水下通讯、水下协同等多项关键性技术的水下作业机器人也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可为环境保护、海洋工程、能源勘探、水域运输等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展会上,中信重工带来了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防爆轮式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Ⅱ类爆炸环境中,代替巡检人员进行设备及环境巡检,能够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隐患,提升巡检质量。”

除了面向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本届机器人博览会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类机器人也频频亮相。

在展会上自动行走的一台憨态可掬的消杀机器人,上部可以喷雾消毒,下部配备4组紫外线杀菌灯的机器人全程无需人工操作,任劳任怨地在场馆中360度无死角消毒杀菌。

在骨科机器人展台前人头攒动,一台3D模式骨科机器人利用智能算法,控制机械臂运动到规划位置,为骨科医生提供精准稳定的导针置入路径。“我们推出的骨科机器人之前不为人知,但通过这届展会,许多观众来了解询问,借助机器人大会,既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也进行相关科普,提升了公众科学素质。”天智航工作人员说。

“机器人总动员”精彩上演

在今年的机器人大会上,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同期举行。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奥林匹克”,历届世界机器人大赛共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15万余名选手参赛,是目前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

本届机器人大赛围绕科研类、技能类、科普类三大竞赛方向,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四大赛事。

来自北京陈经纶中学的九年级学生陈星潼和同学带来的参赛作品是一辆小型智能汽车。“这个汽车由我们自主编程,能完成躲避障碍、自主沿路线行驶等任务。”陈星潼在学校就参与了相关科技社团,“参与这次机器人大赛,更加提高了我们的创新热情。”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既是一场各领域高新机器人各显身手的“机器人总动员”,也是一场由机器人引领创新的产业盛会,更是一场面向公众、面向未来的科普盛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