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闻佳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1/8/19 9:19:09
选择字号:
顾玉东:别让病人带着希望来,带着痛苦走

 

人物小传

顾玉东,我国著名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1937年出生,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手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他医术精湛,屡创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奖2项,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卫生部“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本报记者 唐闻佳

今年是顾玉东院士从医执教60周年,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成立60周年。两个“60年”的重合,见证了顾玉东这代新中国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将个人命运与救死扶伤使命、医学学科发展深刻交融的动人历程。

在现代医学学科里,手外科算是年轻学科。1961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顾玉东就投身于刚建立的手外科,从零起步,一点点拓荒,他带领华山医院手外科屡创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第一”:国际上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第一人;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使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率提升到100%;突破医学禁区,用伤者健康侧的颈7神经来修复瘫痪的手臂……因大量原创成果,顾玉东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天正逢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中宣部和国家卫健委推出十名2021年“最美医生”和1支“最美医生团队”,顾玉东当选“最美医生”。谈及在中国医师节之际获得的这一殊荣,84岁的顾玉东想与医务青年分享一句话,这也是他一生的从医箴言:“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好医生。”

从93%到100%,对患者的深刻共情让他跨越医学天堑

今年7月23日,江西南昌,目睹中国手博物馆揭开面纱,一头白发的顾玉东院士感慨万千,“心情非常非常激动,做了40多年的梦,今天实现了!”

原来,1980年初,顾玉东在瑞士参观完手博物馆后,一直梦想着在中国也要建一座手博物馆,如今,梦想成真。在这里,记载着中国手外科从无到有、艰苦奋斗、一路走到世界医学之巅的光辉历程。顾玉东说,希望青年一代在这里认识手、保护手,用双手创造美好的中国、美好的世界。

“一双手”,是顾玉东医学人生里最为特殊的符号。1961年,大学毕业的顾玉东服从组织安排,进入华山医院骨科的新分支——手外科。这个刚起步的学科是新中国手外科的原点,服务于当时的工业生产保障需求。他个人的命运就此与时代需求、国家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1966年2月13日,顾玉东参与完成导师杨东岳医生主持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此后15年,他们共为100名失去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足趾移植,其中93例成功,7例失败。每次给青年医生讲课,顾玉东总会提到一个失败的病例。这名19岁花季女孩不幸被机器轧烂了拇指,她带着希望来到华山医院。顾玉东按常规为她做了手术,可手术过程中发现她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的血管都非常细,不足1毫米,手术治疗风险很大。

果不其然,术后新造的大拇指每况愈下,最后由红色变成了黑色……家属一再表示理解,但顾玉东无法原谅自己,“医生的职责就是给患者解除痛苦,现在手指没好,还少了一个脚趾,等于增加了痛苦。”

这个病例也促使顾玉东加倍钻研,历时5年研究,他首创了“第二套供血系统”,终于攻克了血管变异的难题。此后,华山医院手外科的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率从93%提升到100%——再也没有失败过!

正是对患者的深刻共情,让顾玉东跨越了医学天堑。他也因这项成果在1987年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000多例臂丛手术,到一根神经的“再发现”

生命奥秘难穷尽,登医学之涯也如同登山,永远有下一个更高更险的山头等着攀登者。

1986年,一名黑龙江小伙遭遇摩托车事故,左侧臂丛受伤,左胸多根肋骨骨折。面对左手瘫痪的残酷现实,小伙痛不欲生,怀着最后希望找到顾玉东。

经检查发现,小伙的侧膈神经、副神经和颈丛神经全部受损,根本没有“多余”神经可用,也就是说,当时所有4组神经移植法对他都不适合。

此时的顾玉东已完成1000多例臂丛手术。他有一个特别的职业习惯,就是给患者制作病例卡片、记录要点。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很笨”的习惯,却在日积月累中有了收获——顾玉东从1000多例手术中发现一个奇特的规律:在臂丛的5大神经根中,颈7神经根在损伤后很少有症状出现,只有当4根以上的神经根同时损伤,颈7神经根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这提示,颈7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可由其上下两根神经代偿支配!

这个发现让顾玉东兴奋不已,他赶紧投入利用未受伤的健侧颈7神经移位来修复患侧受损臂丛的研究。最终,在周密的准备下,经10个小时显微手术,顾玉东终于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手术。

手术后的顾玉东很疲惫,可那一夜,他几乎没有合眼休息,待第二天清晨就早早来到病房,等着这名黑龙江小伙醒来。检查发现,小伙健侧的上肢除两个指尖有些麻木外,活动自如。小伙笑了,顾玉东也笑了。

三年后的1989年,第八届国际臂丛学术大会召开,顾玉东关于“颈7神经根移位”的报告轰动全场。国际著名臂丛专家后来在《臂丛疾病》专著中高度评价顾玉东:“顾(玉东)完成了健侧颈7移位术,这是我们西方医生不敢想的”。

如今,全世界都在用这一技术。而这一切的缘起,是一名心怀患者的中国医生在无数次看似重复的病例建档中看到了“不一样”,实现了超越。

登顶“哥德巴赫猜想”之巅,老院士有新牵挂

作为科室主任、作为一名党龄32年的共产员,顾玉东很注重对科室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他始终强调: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

手外科专家教授多,各有特长,顾玉东反复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手外科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凝聚起了无穷的战斗力、创新力,荣获全国“五一劳模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高校科技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七版)这里毕业的研究生、进修医生,已成为上海、兄弟省市各大三甲医院的主任或骨干。

面对荣誉,顾玉东抱持“往事清零”的心态。三年前,“2018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出炉, “改变外周神经通路诱导大脑功能重塑”位列其中。这项刊登在顶尖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中国科研成果,针对的是中风等脑损伤导致的上肢偏瘫难题。顾玉东的学生徐文东教授对此提出“健侧颈神经根交叉移位手术”的全新策略,借助神奇的“手—脑”互动,单侧手臂瘫痪患者有望恢复上肢功能。这为人类认识大脑、调控大脑提供了激动人心的新视角,而这,正是基于顾玉东30多年前国际首创“颈7移植”的科学佳话。

医海探索无涯,如今,84岁的顾玉东院士仍牵挂着他的“哥德巴赫猜想”。 “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我们尚不能使他们重新获得一双功能健全的手。每想到此,我就深感自己离‘好医生’尚有很大距离。我的所有成果加在一起,还没有做到这个‘零’的突破,我希望我的学生、一代代后来人为之奋斗。”顾玉东说。

顾玉东正是这样一名执着的医者,用六十载励学修术,几千张手写病例卡,追求每个手术“零”的失败率,希冀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用半个多世纪的从医执教经历兑现着对患者的承诺——“别让病人带着希望来,带着痛苦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