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31 20:10:28
选择字号: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看点
促进开放获取 加快出版转型

 

7月28-29日,在以开放科学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开放获取成为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之一。

开放获取势在必行

“目前,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万。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的做法之一就是消除科学知识和公众之间的阻隔。”欧盟委员会研究与创新中心总理事长、开放科学政策官员吉恩·弗朗索瓦说道,“科技出版界一直以来都是科学信息的守门人,当社会对于科学信息的需求发生重要转变,科技出版界理应及时开发和提供新的服务。”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越来越多渴望第一时间知晓相关科研成果信息的人,对开放获取期刊有了了解。开放获取,意味着免费和不受限制的在线可得。

威立国际出版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菲利普·基斯雷在论坛上介绍说,“开放获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2月开放学会研究所发布的《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宣言》中。后经2003年6月《贝塞斯达开放存取发表宣言》和同年10月的《柏林科学人文知识开放存取宣言》,进一步完善确定。

直到2018年9月,位于布鲁塞尔的名为科学欧洲的团体发起了里程碑式的开放获取倡议——“S计划”。这项倡议,要求受资助的研究组织和机构的研究人员到2020年时只在开放资源库或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他们的成果。

“我们都认可开放获取是出版行业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看到什么才是开放获取的内在本质。”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表示,开放获取是开放科学的支柱之一,开放科学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在于促进整个科学的全球化交流,进而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它会提升科研效率、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从而加速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中国是推动科技期刊开放出版的积极参与者。对其必要性的分析,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斌解释,首先是由于开放获取符合我国国情现实以及我国所倡导的开放共享的国家政策。“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的科学发展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倡导并推动开放科学,有利于打破那些不合时宜而限制发展的陈规,建立国际科技新格局,促进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国际科技期刊提供了开放获取的选项,它已经成为学术出版交流重要的模式之一。中国的参与是适应国际科技期刊开放潮流的需要。

此外,推动科技期刊开放出版也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深入实施的迫切需求,符合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现实需要。

国际合作促转型

“保守估计,至少到2029年,开放获取会超过订阅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菲利普·基斯雷谈到,“尽管目前中国在开放获取出版量方面稍落后于欧盟地区和美国,但增速非常快。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很可能成为开放获取第一大国。”

推动科技期刊实现开放获取有哪些转型方式?“我们与中国科协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聚焦在这一领域。”菲利普·基斯雷表示,威立国际出版集团与中国分享实践经验、知识以及网络,共同探讨最适合中国期刊界的开放获取战略,包括创建新的开放获取期刊,从混合期刊转向开放获取期刊,进行转换协议以及过渡协议的签署等等。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与威立国际出版集团一起合作创办了一本开放获取新刊——《先进材料》子刊《信息材料》。2020年,它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0年度高起点新刊”。就在上个月,创刊三年的《信息材料》获得了首个影响因子——25.405,排名国产材料期刊首位,并跻身全球材料领域高影响因子期刊前列。

去年,中华医学会杂志与威立国际出版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中国医学领域学术期刊和学术平台建设。

中国开放获取期刊的自强路

中国科技界和出版界正在密切跟踪和参与开放获取的实践,但并非一路坦途。对此,彭斌在讨论中指出:“在推动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初期,非常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开放获取期刊线上存储和传播的模式,也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在管理上有所调整和适应。而在开放科学的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期刊如何发展急需指导和建议。”

他认为,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亟需规范化,例如用户使用权限的控制,网站必须明示用户许可声明以及著作权、版权所有声明等。

“国内目前大部分的开放获取期刊都依托国际出版商,这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需要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的科技论文开放获取平台,建设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共同体。”彭斌进一步表示。

在他看来,不容忽视的是,推动开放获取出版还需加快期刊集群化发展。“开放获取离不开平台,平台如果没有期刊,等于一个空壳。集群化发展是当前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的主流态势,也是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做强做大中国期刊出版产业的必由之路。”

至于如何打造高质量期刊集群,他的回答是,创新期刊的发展环境,在建设一流期刊、搭建技术平台、探索发展模式、提升凝聚能力、建立出版队伍等五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国家一流期刊建设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