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3 19:43:25
选择字号:
广州开发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7月13日,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田”——广州开发区将迎来综改五周年。记者从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获悉,该区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方面多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不断实现新突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指标稳居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前列,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知识产权综改经验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6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5年来,广州开发区针对知识产权的运用与保护,推进相关改革试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其中,“探索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和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被列为广东全省复制推广借鉴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5年来,广州开发区聚集了约30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正因为这些‘软实力’,让更多企业落户广州开发区。”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洪泽荣认为,广州开发区有良好的知识产权配套服务,“企业只需聚焦主业,剩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尽可交给政府和服务机构办理。”

近日,广州华银健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远程病理诊断切片数字图像处理及传输技术”跻身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百大专利”。“该专利成功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操作步骤复杂、信息传输环节多的痛点,助力临床远程病理诊断技术攻关,填补了行业空白。”广州华银健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裘宇容表示,此次获奖的专利就是我们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很好的一个例子。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林东勇表示,近年来,广州开发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深化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为强有力的工作抓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引领全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大提升。

据了解,自2016年起,广州开发区在科技园区、孵化器开展“十百千”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聘请资深知识产权导师驻点服务,指导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同时,持续发挥审协广东中心服务地方功能,建设知识产权远程会晤和咨询平台,搭起创新主体与专利审查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桥梁。

“知识产权证券化”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019年9月,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产支持计划”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我国首支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落地。2020,继全国首支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落地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又有两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深圳证券交易所批准发行。

据了解,广州开发区已成功发行的3支全国首单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紧扣科技创新和实体产业,服务了近40家融资企业均民营科技企业,且均为实体经济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每家企业获得300万至450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融资款项,有效解决科技企业抵押物不多、融资增信方式不足等融资难题。

“我们拿到了3000万元的融资资金,提前锁定了芯片供应,让企业在去年的复杂环境下实现较好的增长,整体增长了30%,净利率达10%以上。”广州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监陆序怀说,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大家发现原来专利是有价值的,在重要关头是能够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目前企业已有二三十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在陆序怀看来,广州开发区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此举将有效解决科技企业抵押物不多、融资增信方式不足等融资难题。其次,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融资期限更长,有利于科技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或进行战略性布局。

广州开发区活用知识产权的举措,亦极大促进了区域内知识产权交易。作为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合共建的全省唯一知识产权交易场所,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承担了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试点任务,见证了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变现”的发展历程。

截至2021年6月,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完成9061宗交易,成交金额合计133.43亿元;其中知识产权交易5459宗,交易金额32.32亿元;截至2021年6月,累计促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共212宗,融资金额36.65亿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