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如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1 15:31:35
选择字号:
网络空间内置式主动防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WechatIMG3020.jpeg

会议现场 任晖供图

7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信工所”)主办的网络空间内置式主动防御学术研讨会暨技术创新联盟筹备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内置式主动防御技术发展,发挥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御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黄铁青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管晓宏、王小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樊邦奎、廖湘科、王恩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东进,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等专家及40余家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中科院信工所所长孟丹主持会议。

黄铁青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为服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的国家战略需求,信工所牵头承担了中科院“网络空间内置式主动防御”C类战略性先导专项,经过数年努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内置式主动防御新理念,突破了安全优先体系结构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网络空间防御由“被动”转为“主动”。

他表示,希望与会院士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为内置式主动防御的发展把握方向;希望信工所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孟丹在会议报告中指出,近年来,网络空间安全面临新的巨大挑战。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而言,正陷入无休止的“挖漏洞、补漏洞”的被动局面,迫切需要寻求防御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他表示,研究发现,软硬件漏洞能够被成功利用实施攻击的根源,在于CPU、OS等核心信息技术自身设计中存在安全脆弱性。内置式主动防御强调从分析漏洞利用机理和攻击路径入手,找出信息系统漏洞背后攻击者所利用的信息技术安全脆弱性,从安全的需求出发,重新设计、改造现有的信息技术,变“信息技术+安全”为“安全的信息技术”。

在讨论环节,院士专家针对内置式主动防御的科学问题、设计原则、技术思路和推广应用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一致认为,内置式主动防御技术在理论上有创新,技术上有突破,对构建我国自主安全的信息技术意义重大。

会议还讨论了技术创新联盟筹备阶段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据了解,技术创新联盟是信工所在中科院和国家有关单位的指导下,联合国内基础软硬件、整机、安全、系统集成等产业界以及高校、测评机构的优势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旨在共同推动内置式主动防御技术创新、相关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生态建设和推广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