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24 18:23:22
选择字号:
8条标准背后的“隐情”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92项行业标准,其中仅“互联网新通用顶级域名服务技术要求”的标准就有8条,分别是批量数据存取技术要求,区文件存取技术要求,域名商标保护服务流程和接口技术要求,域名注册协议启动期技术要求,域名注册协议赎回期技术要求,注册局业务数据托管技术要求,注册局运行月报规范技术要求。

为什么会一次性发布这么多关于新通用顶级域名的标准?“这背后隐藏的是一场互联网空间资源的争夺战。”该系列标准的起草方——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的总经理邢志杰告诉《中国科学报》。

十年前的机会

这8条服务技术标准的由来,要从10年前说起。

在互联网空间中,根服务器和顶级域名服务器都是重要资源,前者记录着顶级域名的信息,后者则记录、管理着企业域名的信息。

然而,全球13个根服务器全部由美国等国家控制,1985年创立的包括.com、.net等在内的6个通用顶级域名,也全部由美国机构运营管理,大量域名被美国企业抢注。

在此环境下,其他企业只能通过“回购”来获得优质域名。据报道,京东、小米等公司以超千万的价格回购jd.com、mi.com等,奇虎360公司更是以近亿元的价格收购360.com,这远远超过了运营一个属于企业的顶级域名的成本。

正因如此,开放顶级域名的注册申请逐渐成为国际互联网社群的普遍诉求。2011年6月20日,互联网名称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决定开放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名申请。

2012年1月12日上午北京时间8:01分,全球新顶级域正式对外开放申请,窗口期只有4个月。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4个月中,ICANN共收到了全球近2000个申请,最终,1249个新通用顶级域名诞生。

首战错失先机

新通用顶级域名上线运营后,很快就展现出了明显的收益。例如,银行业顶级域名.bank只针对金融机构开放注册,虽然注册价格不菲,但上线之初仅欧美地区就有4500多家机构申请注册;地理顶级域名.tokyo(东京)的保有量已超过22万个,著名的东京马拉松就以marathon.tokyo作为官方网站,成为了城市的新数字名片。

邢志杰介绍,拥有顶级域名,一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可以自由分配顶级域下的优质二级域名;二是可以在顶级域层面维护企业网络安全;三是可以在互联网空间彰显和保护企业品牌。

“在此次窗口期中,我国企业也有一些成功案例。”邢志杰说,如中信集团申请了.citic和.中信,.citic成为全球率先开展运营的品牌顶级域名;中国公司运营的.top域名,注册量曾突破450万,位居当时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名之首;中文顶级域名.网址成为全球新增多语种域名中保有量最大的顶级域名。

然而,从整体上看,在这场由首轮顶级域名开放申请引发的“资源争夺战”中,中国还是丧失了先机。“在第一轮开放申请中,中国大陆地区只获得了46个顶级域名,整体占比不到4%。”邢志杰说。

这轮申请中,最大的赢家是欧美企业。邢志杰介绍,谷歌公司获批了包括.google、.谷歌在内的46个顶级域名;亚马逊公司获批包括.amazon、.亚马逊在内的55个顶级域名;美国的Donuts更是坐拥200多个顶级域名,成为这一领域的“航母级”企业。

更令人无奈的是,由于顶级域名的申请遵循先到先得原则,.shop、.app、.bank等关键行业优质顶级域名,都被纷纷抢注。

厉兵秣马再迎开放

痛定思痛,在回顾那场资源争夺战时,邢志杰感慨:“当时中国企业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有限,重视程度不足。一些企业的中英文品牌顶级域名均被国外企业抢注,还有一些企业信息获取不及时,错过了窗口期。”

与此同时,顶级域名的申请、运营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专业平台,ICANN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规范。而当时我国在顶级域名的专业运行管理平台方面仍有不足。

因此,第一轮申请窗口期结束后,我国启动了相关政策的研究,并由ZDNS牵头制定行业标准。

2017年,工信部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不但对根服务器运行管理进行了规范,也对顶级域名的运行管理提出了要求。顶级域名的申请、运营除了要满足ICANN规则外,还要符合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

如今,距离首轮新通用顶级域名申请开放已经过去近10年,下一轮开放时间已为期不远。邢志杰介绍,目前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对新通用顶级域名的极大热情,ZDNS开发的顶级域名运营平台也已经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大新通用顶级域名服务平台,运营着全球50多个顶级域名。

“此次发布的‘互联网新通用顶级域名服务技术要求’系列标准,涵盖了互联网新通用顶级域名服务的信息安全、商标保护、运营规范等诸多方面内容,对顶级域名运营、管理、平台技术等提出规范,为企业申请运营顶级域名指明了方向。”邢志杰说。

对于下一轮顶级域名申请,邢志杰充满信心:“在下一轮申请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必将走向舞台中央,在互联网空间掌握更多资源,彰显更多中国元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