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除了焦急地等待成绩外,大部分考生和家长要过的另一关就是选择心仪的专业和学校。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今年新增37个本科专业,进一步丰富了本科专业“菜单”。其中,工学类新增专业数量最多,为14个,占比37.8%。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涉及43所高校,多是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
专业增减是高校办学发展的常态举措,仔细梳理可以找到专业设置取向的政策规律。纵览近十年新增专业情况,增加最多的是新工科和以小语种为代表的新文科,这也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趋势。与产业发展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也有相应调整,集中出现了一批新工科学科专业。新工科发展站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是应对新经济的挑战、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
专业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学科分类或职业分工划分的学业门类,与学科、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专业不等于学科,也不等于职业。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一个专业可以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个人所学的专业预示着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不同专业适合的职业范围大小有差异,开设在不同学校的同一个专业的内涵也可能不同,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上适宜从事的职业也会有较大差别。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学制学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每个部分都能为我们解释专业名称背后的实际含义。专业的学制学位指明了该专业的修业年限和学生毕业时获取的是哪种学位。修业年限决定学习的时间成本,而所获学位的不同在某些领域有可能成为将来能否从事特定职业的门槛。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反映一个专业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领域,以及所培养人才的大致毕业去向,是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对口就业行业的展现,也能从侧面反映该专业对毕业生的一些职业要求。
高中生涯规划是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认识专业、选择专业的重要举措。高中生涯规划指导在新高考模式下作用凸显,高中教师、部分家长、高校教师及相关行业的“过来人”都可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高中生进行专业选择指导。给学生做生涯规划指导,要多方面了解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从学生学习内容与方式、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了解专业与学习者的匹配度。专业是关乎未来学业、职业和人生发展的重要一环。专业选择不能仅由外界客观因素决定,作为专业学习的主体,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否与意向专业匹配,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学的专业教育是学生从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成长为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专门人才的必经之路。专业教育决定了学生能够接受到何种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可以选择的职业范围。不同的专业赋予了学生不同的技能,也限定了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学生如果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不满意,毕业后想要转行,就必须再付出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所需的时间、金钱。而且新领域的专业性越强,转行的成本就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后能够从事对口职业的原因之一。所以从自身职业意愿出发,做好专业选择,加强职业和专业匹配,对增进未来就业质量,促进专业、职业和人生的整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判断专业选择是否合适也有迹可循,尤其是在具备一定利害性的选拔过程中,选择的科学性尤为重要。新高考政策恰恰是提供了这样一条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提高学生适切性的政策通道。学生首先要客观认识自身的兴趣所在,努力找到学科学习的兴趣,做到真喜欢。这决定着个人是否有动力进行自主地学习和钻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理虽浅,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或者将兴趣建立在自己对某些事物的主观臆断之上,进而作出错误判断。所以,对于学科的兴趣意向,学生要多做思考和研究。真喜欢接下来是能学成,兴趣影响目标设定,而能力决定是否能够达成目标。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判断很重要,盲目自信的学生容易好高骛远,过分保守的学生也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各院校都对在该省份的招生专业类(或者专业组)作出了明确的限考科目范围。这样就给具备一定自我判断力的学生提供了扬长避短的良机,在科目上做到选我所爱和学有所成。
一个人的总体实力是多方面能力综合的结果和外显,随着高考改革综合评价的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创新能力和运动健康水平逐步得到更全面的衡量。鉴于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深度影响,学生在做个人学业规划时,不得不将自己的家庭背景纳入考虑范围。但是家庭背景无论差异多大,都不应该是新时代青年人发展的枷锁。对自身兴趣的尊重、潜能的挖掘才能使人生丰盈,具有更好的自我效能感。希望经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现职业化、社会化的转型,青年学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又与社会同向而行的道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职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