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8.8亿人,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
我国人口10年增加7206万人 |
|
5月11日,国新办举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人普)主要数据结果发布会。国务院七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全国人口(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1178万人。
宁吉喆表示,十年来,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实现了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人口总量增加了7206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38%,年均增长0.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0.57%的平均增长率。
年龄结构呈“两升一降”。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增加3092万人)、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对此,宁吉喆表示,“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七人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则表示,从总量上看,七人普与六人普相比,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但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较大,是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也依然存在。
曾玉平表示,应当全面、客观看待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现象。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不小。同时,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将日益提高。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
从人口质量上看,此次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此次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从出生人口看,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为111.3,较2010年降低了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