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珺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24 20:54:52
选择字号:
钱学森图书馆举行首届“星际航行科学节”

 

 

6位专家作客星际航行讲坛多维度畅谈星际航行的未来发展、百余本太空绘本亮相帐篷书房带孩子们畅游宇宙、十部航天主题VR近距离感受星辰大海、两场主题展览在航天实践与太空幻想中碰撞出思维火花……4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等主办的“首届星际航行科学节”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30余场活动遍布场馆各个角落,吸引线上线下超过20000人次观众共同参与,领略星际航行的魅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就从未停止,星际航行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中国即将登陆火星之际,载人航天探索又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4月24日晚,本次科学节的重点活动“科学对话:星际航行的未来发展”在钱学森图书馆B层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德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教授周炳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常委、研究员赵金才分别从60年代钱学森提出的星际航行设想、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现状、新型航天运输飞行器以及我国载人航天前景发展等角度,对话主持人旭岽畅谈星际航行的未来发展。

除了这场重量级的科学对话之外,当天还有5场精彩的演讲,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讲述了星际探索与航天知识。

孙正凡博士带来《太空狗麦克斯的宇宙探索》读书分享会,讲述罗威纳犬麦克斯如何从一条普通的地球狗成为众人皆知的航天英雄的故事,并分享了自己在翻译绘本的幕后故事以及自己的亲子科普阅读经验。“遥望比邻”策展人翁圣宬从钱学森《星际航行概论》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策展历程与展览中不可错过的特别展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东瀛来自北斗导航重点实验室,他从导航技术的发挥职能历史入手,介绍全球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超声速空天飞行技术得到发展,人们在向“一小时内到达全球”目标进军。张德良通过大量图片、视频和研究事例,介绍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基本概念、技术难点、我国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我国预计在2022年全面建成“天宫”空间站,赵金才分享了“天宫”空间站的组成、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对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钱学森图书馆玩12个小时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本次科学节一共设置了多个主题活动区域:在星空VR体验区,观众可以佩戴VR眼镜观看火箭发射、登陆月球、飞越太阳系;在航天实物展中,观众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鹊桥中级卫星、卫星太空巴士等航天器模型,亲手操作互动火箭发射场与智能太空种植箱;在帐篷书房,百余本航天科普书籍,让观众实践亲子科普阅读的乐趣;在科学集市,7个不同主题的科学小制作锻炼小观众的动手能力,感受科学制作的快乐;在星际航行讲坛,太空知识问答寻找现场的“太空问不倒”高分答主;在星际公开课区域,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公开课,让粉丝了解钱学森的航空航天之路,掌握更多航空航天科学知识。

2017年,钱学森图书馆全面启动“星际航行学员养成计划”系列主题课程,以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相关藏品为基础,充分利用并深度融合场馆资源、社会资源、学校资源而推出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系列课程。4年来,先后推出“星际航行公开课”“星空少年讲解员”“仰望星空广播剧”“穿越星际电影课堂”等一系列优质课程和教育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和媒体关注。

2021年,钱学森图书馆在相关课程基础上策划推出首届“星际航行科学节”,以“星际航天”为主题搭建起全新形式的科普教育平台,引入多家合作单位,汇聚航天教育资源,在中国航天日共同开展公众航天科普活动,即拉近了社会公众与航天距离,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航天梦想的种子,也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纪念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航天科普第一人的钱学森110周年华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