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尹姝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29 15:15:11
选择字号:
首届岭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峰论坛举行

 

首届“岭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峰论坛”于3月28日至29日在广东韶关举行。该论坛以“保护南岭生物特丰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与会院士专家共同探讨推动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资产价值化,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岭南样板。

本次论坛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林业局支持下,由广东省科学院、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季维智、周成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吴丰昌和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廖兵等近30位院士专家出席论坛。韶关市委书记王瑞军通过视频发表致辞,韶关市委常委、副市长罗晓勤参加论坛。

王瑞军指出,近年来,韶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加强生态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韶关将以本次高峰论坛为动力和机遇,加强南岭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将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推动资源资产价值化,努力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韶关样板。

南岭是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是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分隔带,是我国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该区域保护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中广东南岭更是处于南岭山脉的中段几何中心,是唯一一个可以从地理区位连接大南岭五省的省份,通过南岭可以与周边五省区串联,辐射带动大南岭的区域发展。

“目前,我们正着力打造岭南地区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与大数据中心,以及南岭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平台。”廖兵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省科学院长期在粤北南岭山地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考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建设、政府咨询规划等方面开展工作,积极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并取得系列代表性成果。

论坛上,院士专家就岭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野生食药用菌资源、大数据与生物多样性、水生生物、林下经济发展、穿山甲保护、环境微生物多样性、鸟类多样性、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等几个专题作学术报告,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分享了全新的研究发现。

据介绍,南岭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6个热点地区之一,也是广东原始森林保存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目前,已设立南岭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通过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调查、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为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12月,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建设的“南岭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列其中,正式进入国家级野外平台行列。该站设立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省科学院院属土壤环境所、微生物所、动物所和广东省气候中心等单位协作共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