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实 汤琪 王彦琳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1/3/14 9:04:09
选择字号:
大学何为|武大校长窦贤康:人才建设是衡量大学的核心指标

 

【编者按】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国高校从此开始了“双一流”建设的历史过程。

不久前,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已迎来周期总结工作。在第一轮周期中,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困难?未来各家“双一流”高校准备采取哪些新举措?

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何为”专题,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试图回答中国高校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

今天刊发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专访。

“人才强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十四五’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要使武汉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吸引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人才加盟武汉大学。”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

2020年对于全国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而对于湖北武汉,对于地处这座英雄城市的武汉大学来说,更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一年。

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武汉大学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线,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有力促进了学科建设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引导了优势学科、优秀教师、优质资源和优良环境全面汇聚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

当前,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大学将如何推动“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难题,广大高校毕业生应该如何应对?窦贤康在本次专访中给出了回答。

【谈“十四五”规划】

做好公共科研平台、人才队伍建设

澎湃新闻:您能否回顾一下“十三五”期间武汉大学取得了哪些较为突出的发展成果,又有哪些值得“十四五”期间去思考并借鉴的经验?

窦贤康:“双一流”大学建设是过去五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武汉大学按照当初设定的“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经过奋斗,圆满完成了预期所设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要立德树人,培养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也是我们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根本目的。我们需要用更高水平的人来培养学生,所以武大将2017年定义为“人才强校年”,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四年来,我们高端人才的数量比过去增长了一倍多,校园里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青年人才,这为武汉大学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二,武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一直比较强,过去五年我们加大了在理工科方面的建设力度。为了使优秀的人才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学校加大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各类测试平台,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室,为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出一批高水平的成果。武大在过去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四大排名体系里都有显著的进步,基本上都排在国内高校的前十名,有时候还排在第六、第七的位置,这都是对我们过去人才引进和科学研究所取得成果的一个肯定。

第三,我觉得衡量一个大学,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来。我们将2018年定义为“学生为本年”,因为大学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围绕学生来做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要以更加敬业的精神、更加饱满的态度投入教学相关的活动中去。学校从上到下要树立起一个观念: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围绕着学生,围绕着人才培养。所以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我们也鼓励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导师能走向课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老师的科研实践,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好。

澎湃新闻:您能否透露一下武汉大学在“十四五”期间有哪些比较关键的规划?

窦贤康:过去我们文科和社会科学很强,在理工科方面缺乏比较好的科研平台,所以武大最近在做一些尝试,包括组建现代化的公共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将有非常多的包括核磁、各类电镜等设备,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医学研究提供比较好的科研平台。同时我们也在推动武汉第四代光源的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科研平台,得到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花大功夫来做好公共科研平台建设,要静下心来把人才队伍建设好,把科研平台搭建好,创造越来越多的适合老师教学和科研、适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才能保证武汉大学在“十四五”期间,甚至“十五五”、“十六五”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谈“双一流”建设差距】

存在“卡脖子”问题,在科学原创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澎湃新闻:去年9月,各大“双一流”高校完成了中期的评估,您在“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评议会上也提到了,在“双一流”建设的首轮收官之年,武汉大学要冷静审视成绩、正视差距,您提到的差距主要是哪些?学校将会如何去提升?

窦贤康:客观来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40年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例如在理工科方面,能够比较反映大学科研活力的有一个著名的Nature Index指数,它主要统计世界最顶级的八十几种期刊上发表高端论文的数量。虽然我们不唯文章,但是一个国家整体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还是比较能反映国家科技进步程度的。十年前在世界前50名高校里面很少能见到中国高校的身影,去年开始,中国有超过10个高校进入了世界前50名高校的前列,这其中也包括武汉大学。至少在这一方面,中国高校已经展示出非常强的发展态势。

当然我们现在还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在科学原创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中国高等教育积累到今天,已经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给科研人员提供比较长周期的考核和相对平静的科研环境。随着越来越多优秀青年人才加入中国高校,尤其是一流高校的队伍中来,我们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我们现在基础性工作和国际相比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了,再假以时日,给年轻人更多宽松环境,尤其是科研评价的环境,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够和世界上的年轻人同台竞争,一定能在科学原创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

【谈学校人才引进】

人才是大学的核心指标,要长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澎湃新闻:此前您曾经介绍过武汉大学的引才举措,包括刚才您也不断地提到了武大在征才引才方面一些恳切的想法和举措,请问目前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有哪些成果?收获了哪些启示?

窦贤康:武汉大学在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绝对量的增加,包括增长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中国高校中表现是非常突出的。过去四年当中,武大“国字号”人才的增长数在中国高校里排在第七位,而且这种势头还在加速,所以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觉得这得益于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党委和行政取得了广泛的共识,2017年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定义为“人才强校年”,学校上至党委书记、校长,下到学院书记院长,包括我们广大的学术骨干都明白,武汉大学要想在中国高校里有立足之地,一定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搞上去,所以我们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更加务实高效的做法欢迎人才加盟武大,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我们在学校宝贵的博士生指标中拿出了将近四分之一,给这些新引进的人才配备助手。

第二,要感谢湖北省和武汉市对武汉大学的大力支持,2018年起我们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陈述了武汉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希望他们对我们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予支持,他们每年拿出了4亿人民币给我们,对学校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强力支撑。

另外,武大有一批非常杰出的校友,他们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都很有情怀,在过去四年当中二十多位校友企业家给武汉大学进行了五个亿人才基金的捐赠,其中陈东升、周旭洲、阮立平、曾文涛、毛振华、何绍军等贡献巨大,这些资金对武汉大学引进人才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

所以只要我们把人才看成是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核心指标,上下齐心,并借助一些外部力量,一定会把武汉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得更好。“人才强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未来在“十四五”期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要使武汉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吸引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人才加盟武汉大学。

【谈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要把自身修炼好,调整好心态

澎湃新闻:去年武汉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届的毕业生求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签约人数同比减少了636人,降幅为7.87%,您如何看待疫情之下的“就业难”问题?武大是如何解决的?今年的就业预期如何?

窦贤康:去年疫情对企业直接到学校去招聘、学生从学校外出到公司面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去年我们通过一些网上资源的开拓,尽可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其实有些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包括比例的下降是技术性的,比如他联系出国了但没有能出去,或者那个时期一些企业不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会有更多工作岗位提供。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背景下,对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整个就业形势总体是向好的。

澎湃新闻:作为校长,您能否给今年的毕业生一些就业建议和寄语?

窦贤康:毕业生们要注意两件事情。第一,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是必经之路,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一个变化,是对劳动力,尤其高端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发展肯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年轻求职者。学生要有心理准备,要在大学期间更加努力地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创新潜质的人,换句话说,自身要修炼好,更加有实力。

第二,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适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年轻人,尤其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希望找的第一份工作起点就很高,待遇也很高,工作环境也很好,但人生总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我们把自身建设好,不管这个工作是完全满足预期、部分满足预期,还是和预期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我们都要珍视能够取得工作的机会,通过后续不断努力,在社会上找到越来越适合自己的位置。

所以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时,要有比较好的心理准备。国家在快速发展,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把品格塑造好,把自己建设成一个比较有实力的人,在社会上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

【谈校友战疫】

武大校友在抗疫中展现出的情怀符合百年名校定位

澎湃新闻:疫情期间,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武大的校友向武汉市累计捐款捐物占武汉市接受捐赠总额的四分之一,您是如何看待武大校友在此次战役中的表现的?

窦贤康:武大校友在疫情中的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好几位杰出的校友冲锋在前线,为了疫情阻击战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另外在疫情暴发的初期,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武汉大学的很多企业家校友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全世界的采购网络,为湖北省和武汉市运送了大批的抗疫物资。

那时武大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的院长对我讲:“校长,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防护物资,包括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所以校友们在疫情伊始医疗物资非常紧张的时候,利用他们的资源给武汉大学,包括湖北省和武汉市提供了非常急需的抗疫物资。武大校友在抗疫中展现出的爱国、爱校的情怀,包括组织能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武汉大学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武大校友在此次抗疫过程中的表现符合我们百年名校的定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