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瑜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1/12/24 10:27:00
选择字号:
周光召: 连夜送上原子弹爆炸前的“定心丸”

 

1964年10月15日深夜,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预定时间已不足24小时。

此时,一封来自罗布泊试验厂的急电对原子弹的设计提出了疑虑。上级希望负责核武器理论物理研究的周光召等人做一个认真的估算——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周光召和同事们紧张运算了整整一个夜晚,次日上午,将一份联合签名报告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报告认为,经计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可能性超过99%。除了一些人为不可控制因素,原子弹的引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份报告可谓原子弹爆炸前的一粒“定心丸”。正是因为这份报告,周恩来总理正式批准10月16日15时起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0月16日下午,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跨入有核国家行列。

杨振宁曾说:“光召兄的回来,使得中国1964年爆第一颗原子弹(比预想中)早了一两年。”

1957年,周光召赴苏联杜布纳联合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研究,成果丰硕,很快成长为该所最杰出的研究人员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听闻苏联撤走专家,周光召和其他在苏联工作的中国科学家义愤填膺,表示要立即回国参加原子弹研究。“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科学家,愿意放弃自己搞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任务。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1961年,周光召登上南下的列车启程回国,抵京后被安排到当时的二机部北京九所工作。作为理论部副主任,他辅佐邓稼先突破原子弹原理,领导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开始了长达19年的“秘密工作”。

人物介绍 周光召(1929年5月— ),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方面做了大量重要的工作。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他于1960年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