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璐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4 11:04:40
选择字号: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推进会召开
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2月23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暨第二届致远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召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2000多名拔尖计划的参与者、管理者共同参与探讨“引领未来的拔尖人才培养”。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通过拔尖计划全国线上书院直播,8000多人次在线观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致远学院创院院长张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兼致远学院院长徐学敏等出席会议。

林忠钦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十余年来探索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致远模式”,近年来进一步探索延伸拔尖人才培养链,启动“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以学科融通为抓手,构建以交叉创新为基础的全人教育体系,已初显成效。

吴岩作题为《走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主旨报告,提出要从三方面扎实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工作。一是“底气”,基于两维度四指标的分析,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工作有自信、有底气、有能力、有实力。二是“目标”,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加强部署等方面分析形势任务,提出高等教育要肩负重大使命、发挥主力军作用,要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作为关键目标。三是“方案”,凝练拔尖计划2.0育人模式,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基础。

张杰作题为《依托致远书院的未来拔尖人才培养探索》的主旨报告,回顾了致远学院成立的初衷便是要将一批最具创新潜力的学生和最具创新思维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相互激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致远模式”人才培养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他指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知识体系,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以致远书院为依托,通过课程融通探索、“致远未来学者计划”体系等,培养能应对未来世界变局、具备跨界融通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创新型领袖人才。

图灵奖得主、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首席教授John Hopcroft作题为《Improv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的演讲。他谈到,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十余年来,参与帮助交大建立世界领先的计算机科学教育项目,有效提升了交大计算机学科本科教育的水平。他指出,中国高校可以通过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与国家实验室双聘一流师资、减轻科研人员筹集资金和发表论文的压力等方式,提高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动力和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本科教学质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多元差异是创新的源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法照搬国际模式,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他分享了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一流大学承载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要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培养学生学科交叉的视野和思维,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他们拥有科研进取的勇气,并强调只有有兴趣才会有方向,有方向才能培养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

经济学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作题为《面向新时代培养更高水平的经济学创新拔尖人才》的分享,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既靠培养又靠自我成长,自我成长是内因,培养的外在环境也同样重要。基础学科之“基”主要在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John Hopcroft与他的学生、2020年图灵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尔佛雷德·艾侯(Alfred Aho)展开了一场炉边对话,由致远学院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项目主任郁昱主持。两位图灵奖得主就“大学的使命”“是否存在一种思考方式适用于计算机的所有领域”“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如何鼓励女性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等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阿尔佛雷德·艾侯指出,“一个好的研究者和一个伟大的研究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对科研问题的品味,后者是那些发现他们领域内至关重要的问题的人”。他们特别强调了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兴趣所在的重要性。

在当天召开的拔尖计划2.0工作推进会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秘书组单位,分别介绍了2021年工作进展和2022年工作安排。大会开展了拔尖计划2.0首届荣誉表彰,共评选出创新案例奖29项、优秀教师奖67项、优秀管理人员奖73项、优秀学生奖80项。此外,《“拔尖计划2.0”2021年在校生学情调查报告》发布,便于各校及时追踪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学习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