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28 15:22:13
选择字号:
加拿大一枝黄花“出圈”后的思考
专家:外来入侵植物防控需建立长效机制
 
 
今年初冬,因为发生在武汉的一则新闻,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火速“出圈”。当下又正赶上它的花期,所以格外惹眼。随即,全国各地陆续开始“通缉”这株外表修长、顶端如稻穗般的黄花,一经发现便要“杀”它个片甲不留。
 
在环保部门先后发布的4批威胁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名单中,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外,还有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等71种物种。它们不仅是相关部门重点盯防和“围剿”的“外敌”,更是生物学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这些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有哪些?怎样才算是“入侵植物”?除了“斩草除根”式的消杀,还有哪些对付入侵植物的方法?入侵植物的排查和监测工作又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相关研究人员。
 
采访期间,他们也多次强调,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工作,应该形成一个长期持续且稳定的机制,且离不开大众的关注和参与。
 
途径
 
在2018年,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在成都(12个中心行政区和4个郊县区域)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摸底”调查,对象正是那些“藏”在建筑废弃地、居民楼下、绿化带边上或农田等地的外来入侵植物。
 
如今这个调查项目已告一段落,摸排出了158种入侵植物,一半以上的“家乡”都在美洲大陆。它们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了天府之国,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副研究员徐波表示,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传播,二是人为传播。
 
“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风、河流等,‘传输’它的种子,或者鸟类采食其种子的时候,也有可能将其带入到新的生境,但这是一个逐步传播的过程。”徐波介绍,人为传播又可分为“有意”和“无意”。将其作为观赏类植物或者饲料引进等,则为‘有意”。
 
而在个人或集体对外交流,尤其在进口货物运输时,不经意间携带了种子入境,则为“无意”。
 
他表示,随着对外交往的日渐频繁,一定程度上为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制造了更多机会。
 
“围剿”
 
现阶段如何阻断入侵的风险,徐波表示最主要在于物流口岸把好检验检疫的关。
 
“国家近几年对可能存在的入侵风险,关注越来越高。在铁路、航空等口岸,都设有专门的项目,对照着开出的‘黑名单’,不光是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查,还有对周边区域定期监测。”徐波举例,在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因为国际班列的来往,就无意带进了裸冠菊的种子。几年前就有相关专家在青白江铁路沿线,发现了该入侵植物的身影。
 
危害性强的入侵植物一旦被发现,应该被及时的铲除和消杀。徐波介绍,除了运用物理手段以外,针对扩散能力和危害性强的入侵植物,会研制相关生长抑制试剂,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
 
“有的入侵植物只是呈零星分布时,在物理铲除的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当地生态系统情况,寻找其他适合栽种的本地物种,占据入侵植物的适宜生境,让其没法快速传播。”徐波说。
 
并非所有的入侵植物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研究团队会对发现的入侵植物作测定,看其化学物质含量如何,有无利用价值:有的作饲料、肥料,甚至入药。
 
“如果利用价值比较高,且入侵风险相对较低,那就可以当作特定的经济作物来培养。”徐波表示,这类入侵植物就需要进行集中的管理,让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同时,又不会肆意扩散危及其他物种。
 
判定
 
扩散快且广,是入侵植物“入侵性”强的突出表现之一。“它们能够很快占领生态位,拥有传播优势,且没有天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馆副研究员高云东如是说。
 
“外来”并不等于“入侵”,如何判定其为入侵植物,需要经过综合的衡量。“对人类生产生活是否造成影响”,是考量的核心。
 
在之前对于成都市入侵植物调查中,成都生物所的研究团队就根据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原产地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入侵范围、以及对生态环境、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等,参照相关文献分类等级,将入侵植物分为了5个等级:恶性、严重、局部、一般和有待观察。
 
其中,最高等级即恶性入侵植物,指在国家层面对经济或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和严重影响,入侵范围超过1个以上自然地理区域,后续等级在影响程度和入侵范围上呈递减。而第5级有待观察类的划分标准,看似留下了搁置空间,但体现出此类调查的严谨和特殊性。
 
大众熟悉的三角梅,就被研究团队纳入了有待观察类这一栏。“因为目前我们了解不深入,无法确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根据其他地方的信息三角梅可能会存在‘逸生和入侵’可能,但目前在成都还未发现此类信号,所以我们需要更长期的观察。”徐波解释。
 
因为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或传播特性,入侵植物在不同的环境状况或气候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入侵性会“有待观察”。徐波举例,喜旱莲子草气候依赖性低,所以在很多地方都能肆意生长,造成危害。“马缨丹在攀枝花温暖的气候中,繁殖很快,但在成都稍显湿冷的环境里,就被抑制了生长。”所以,入侵植物是否“入侵”,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且事物总处于变化发展中。物种的扩散是逐步发生的,现阶段还在“蛰伏”的入侵植物,过几年说不定就会泛滥成灾。“有时随着气候的变化,环境变得适应入侵植物生长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徐波说。
 
监控
 
正是因为入侵植物调查受时间或环境变化,以及地域差异等的影响,所以调查并不会局限于某个时间段或某个区域,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工作。
 
在2018年开启的对成都入侵植物调查工作中,研究团队采用了网格结合样线法,将成都四环以内区域作为核心调查区,划分为5公里?5公里的网格,每个网格选择典型的入侵生境布设1-2条样线,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季节进行调查。四环外则根据外来植物可能的入侵途径,进行重点样线踏查。
 
据悉,全域布设了调查样线131条,每条样线长约1公里,围绕样线踏查宽度约左右20米。
 
徐波表示,这次调查是一次“摸底”。“除了看成都是否存在现有名单里的入侵植物,还要摸排以前未曾注意到的入侵物种。”
 
本底调查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目前,团队正在申请后续阶段研究,着重于对入侵植物的监测,关注未来的趋势和影响,为防控提供支持。
 
“如今我们有了调查结果和数据作支撑,我们就希望能够对受影响大的重点区域及物种纳入长期的的监测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动态变化及时把控和处理。”高云东认为,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并交由专门的团队或组织来运作。
 
长效的机制中,还包括了现代化手段和设备的应用。“我们在之前就发现,禾本科的植物相对不好辨认,在营养生长期易与其他杂草搞混。”高云东建议,可建立外来入侵植物基因识别库及图像数据库,辅助调查。“不过前提是我们得收集好相关资料,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平台供公众使用。”
 
同时,徐波认为,未来防控工作单凭专业的支撑,以及相关部门的投入还不够,还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像此次武汉出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最开始就是被普通市民察觉。让大众能够了解和关注到这类植物,并建立或完善让大众可以上报和监督机制,势在必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