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胜伟 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25 8:25:22
选择字号:
浙农林大与新疆农大跨越4000公里同上5门课

 

用粉笔随手一画,黑板上呈现的就是一幅种子的繁殖器官图,清晰而逼真。就着粉笔画和板书,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黄坚钦开始讲述剖析植物繁殖器官,语气加重、反复强调的都是专业的重点,不厌其烦、详细说明都是需要注意的难点,那是他从教几十年的经验……11月24日,又到了黄坚钦的上课时间,这个学期他主要给林学专业学生上《植物学》课程。

《植物学》课程黄坚钦一直在上,每个案例、每个数据他都信手拈来。不过和以往不同,这个学期他备课特别的认真,尤其在课堂上讲授到重点难点的地方,他总是会不断强调、讲得更加仔细。因为从这个学期开始,黄坚钦上的这门课程不仅本校学生在听讲,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农业大学的同学,也借助“雨课堂克隆班”技术,通过网络实时同步听课。黄坚钦既要顾及到课堂上得学生是否听懂,也要考虑网络另一端的同学是否能跟上上课的节奏。

黄坚钦给两校学生上《植物学》课程  陈胜伟摄

和黄坚钦上的《植物学》课程一样,这个学期浙江农林大学还有该校教授陈健的《林业遥感》、李文川的《管理学原理》,以及该校副教授伊利塔的《生态工程》、张俊红的《生物统计》等共有五门课程,通过“雨课堂克隆班”技术,让课堂活动视频与教学课件与新疆农业大学实现实时共享,两校学生真正能够在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同步上课。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共享的虽然只有5门课程,但是两校学生都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尝试。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徐瑜表示:“能与新疆农业大学同学同步聆听同一堂课是很特别的体验,学习动力更足,智能化课堂技术的使用,也带来了更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课程体验。”新疆农业大学的不少学生则认为,共享的几门课程的授课老师水平都很高,通过网络和远在浙江的同学同步听课,不仅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还能感受到浙江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利于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成长。”

“此次我校利用数字孪生理念,在数字虚拟空间完成对原始课堂的复制和映射,从而实现校际间实时课堂共享。从师师到师生再到生生,从课堂教学出发到教学科研的东西部共同探索,实现新型知识共享,有效促进两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吴鹏说。

据介绍,双方将在此次共享课堂基础上,接下来还将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为主题深化交流合作,着力增强两校教师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能力,通过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交流与成果应用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雨课堂克隆班”新型跨校智慧教学解决方案,共同建设虚拟教研室,携手推进新型基层教学,打造东西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