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高丽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15 16:20:44
选择字号:
“愿做扎根海岸带科学的一朵金花”
——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李金花

 

 李金花指导学生实验  研究所供图

李金花,女,1977年生,2001年入党,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致力于海岸带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爱党爱岗、坚守初心

李金花出生在山东昌乐的一个乡村,勤奋刻苦的她通过努力走出乡村,从曲阜到北京,从北京到香港,但不管走多远,回家是她不变的选择。

2009年2月,顺利取得香港浸会大学环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的李金花坚定的踏上了一条“回家的路”——她回到山东,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这个“国字头”的科研机构。

她说,“山东是我的家乡,我要为家乡的发展尽我所能。”

李金花加入了 “海岸带环境分析监测与生态修复”课题组,该课题组承担着先进材料制备和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的研发任务,对海岸带环境监测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时,课题组刚刚组建,团队成员仅有4名。在倾心投入科研的同时,李金花主动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学科规划需要明确、实验设备需要添置、实验操作需要安排、学生培养需要指导……工作纷至沓来,而她始终秉持着严谨和细致的作风。

加班加点成为了常态,“那段时间,很少出研究所,办公室就是我的家。”李金花回忆说。

除科研工作外,李金花最活跃的场合就是支部活动,党员+科技工作者,是她最喜欢听到的身份介绍。

创新技术、为民服务

陆海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环境基质复杂和污染隐蔽性等问题突出,亟需发展环境污染物快速、灵敏的分析检测技术。而样品前处理对分析检测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提升样品前处理技术,可以把检测灵敏度提高几百到几千倍,把检测时间从几天缩短到30分钟甚至实现现场原位检测。

根据课题组研发需求,李金花承担了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样品前处理和传感分析技术的研发。这项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利用定制的“人工锁”(聚合物材料)的特异性识别“分子钥匙”(目标物),进而富集目标物和去除海水、土壤等样品中的杂质,进行后续检测。

为得到一个技术指标,常常需要连轴转,但李金花不觉得枯燥和辛苦。她带领小组成员研制了30余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等富集新材料,发展了先进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为复杂基质痕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10余种简单有效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实现了对目标物的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进一步研发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和快速检测试剂盒;突破了复杂基质痕量污染物检测的难题,为污染控制、溯源和风险评价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她在《英国皇家化学会评论》《美国分析化学》《中国科学》《海岸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他引89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2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烟台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及科技进步一等奖等8项奖励。2020年她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21年,又获“山东省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工作上,李金花是出了名的“较真”。曾经,为了完成一个磁性分子印迹微马达的课题,她和组员历经了上百次的材料合成、实时荧光监测和论文修改等。最终,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材料化学A》。

她常说:“提供精准的数据和结论是科技研发的基石,不能含糊。”

工作上较真的她在生活中却很“糊弄”。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两次产假她均未休够日子,身体稍一恢复就投入科研工作,坐月子期间,她完成了3篇论文的撰写并投稿,成功申请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该项目年资助率仅为20%。同事叹服,“真是个铁人”。孩子们刚学会说话,就会叨叨“妈妈加班”。家人有时也埋怨她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如跟学生多,她说,“科研不等人,孩子可以先放一放,工作不能放松,学生的指导不能放松”。

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金花注重“产学研用”结合。

2017年,她积极帮助烟台一家做水质监测的企业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并联合该企业于2019、2020年成功申报2项省市基金。

2018年,了解到烟台市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修订工作中需要科技支持,她二话没说,通宵达旦协助完成指标修订工作。有人说她“就知道学雷锋”,她笑着说,“能真正服务企业、服务百姓,为‘食安烟台’出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这份快乐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在海岸带所,青年职工和学生们总愿喊李金花为“花姐”,因为她像大姐一样亲切。在她的细心关爱和耐心指导下,5名硕士生顺利完成学业, 20余名联合培养的硕/博研究生获得了专业提升。学生遇到困难和麻烦,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她会及时安慰、相助;学生取得成绩,也会第一时间和她分享,“花姐”会鼓励他们不断前行。毕业时,学生们为“花姐”留下这样的话语,“花姐是我的幸运女神”;“回忆与您的点滴,我感动哭了”。

“玉策难移,金花不落。”李金花同志坚守着科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愿做扎根在海岸带科研之路上的一朵金花,或许微小,但也奉献着一抹灿烂的美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