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远康 周哲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7 16:47:47
选择字号:
潜心“高材” 作育“人材”
——记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团队供图

防护服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要做就做国内没有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东华大学有支材料“国家队”,攻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制备出有限次使用医用防护服,为抗疫做出积极贡献。这支团队就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该团队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20余年来,团队面向学科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及高技术纤维材料研究,并将“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先后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育人“没有完成时”

作为一个研发高新材料的团队,学生始终是老师潜心开发的首要“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如何真正发挥科研育人实效?一直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育人课题。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最纯正的知识“干货”,团队邀请国内外材料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讲授最新学术研究进展、行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极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和知识结构。此外,团队还积极挖掘材料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道”。

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堂上,团队老师周哲从国庆70周年阅兵现场铺设的“国旗红”地毯说起,介绍我国高分子材料及化纤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在国际所处地位。周老师谈到:“我们一直在探索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触点’和‘融点’,希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团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将课堂延伸到专业实习,让学生既搞得了科研,又下得了车间。每年夏天,团队老师都带领学生前往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进行工程实践。师生白天在近40℃高温的工厂车间实习调研,晚上查阅资料,汇报交流,忙到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情。一位同学在实习心得中反馈,“实习好似一次‘魔鬼训练’,体验到课堂上无法看到的企业生产流程,掌握了大量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对不少大学新生而言,博导似乎离他们很遥远。然而,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一入学就有机会与学院重量级教授“零距离”接触。这得益于团队的“博导班主任”育人制度。

顾名思义,“博导班主任”就是指除日常教学外,教授博导还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对教授博导而言,不仅要教书、科研,育人更是一生的责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在学习、科研、人生等方面“释疑解惑”并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在博导班主任带领下,大一新生就有机会走进实验室,70%的大二、大三学生都能参与课题研究。

卓越高分子2020级硕士生邱震铎就是其中一个。他大二时加入博导班主任课题组,在和团队老师反复讨论、不停实验试错中,逐渐明确研究方向和人生规划,并成功保研。谈起大学四年最不后悔的事情,他说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实验室,“如果没有真正做过课题,不和老师深入沟通交流,我就不知道做科研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坚定地做出读研的选择。”

团队始终秉承“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教学与科研互促互进,通过科研实践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塑造人格。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培养的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奖20余项。

科研“永远在路上”

做科研为了谁?这是做科研的首要命题。对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而言,“做接地气的科研”一直是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研究课题;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科研方向。

小到衣着服饰,大到国之重器,都离不开纤维材料,我国产量占全球70%。近年来,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功能与智能纤维的重大需求,开展了系列工作。

团队将“杂化材料”概念植入纤维世界,创新性地提出了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新思路,构筑了多功能纤维的全链条设计与一体化实施新策略,建立了高感性多功能纤维全流程产业化技术体系。在多家合作单位成功实现产业化,建立了5大类功能纤维生产线,开发了5大系列30多类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品牌获得成功应用,并延伸应用至高端运输和国防军工等领域。这一研究获得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科研要对接国家战略,更要服务社会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防护服闷热不透气、医护人员穿着不适的报道让团队成员牵动于心。开发出高效、广谱、安全、经济的抗菌抗病毒防护服,成为国家急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为打破美国杜邦公司对高端防护服的垄断,团队与厦门当盛新材合作,加急攻关防护用无纺布,仅用20天就完成“新冠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布局。他们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从而制备出一系列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件,建立相关标准4项,建成了国内首条生产线,突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实现了高端防护服生产和抗疫医用。

国之所需,科研所向。20余年来,团队胸怀理想、情系国家,坚持做“接地气”的科研,瞄准我国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这种科研报国、科技强国的深厚情感也深深影响着学生。

许文婷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生,毕业后签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她说:“7年的求学经历让我与纺织纤维结下不解之缘。我要继承发扬钱宝钧等一代代东华人科技报国的科学家精神,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中国商飞大飞机事业发展。”

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30余项,出版《纳米复合纤维材料》《高性能纤维》《纤维复合材料》等专著10余部(章),发表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0余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10余项,成为国内外纤维和杂化材料领域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队伍之一。

团队“奋发才有为”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蒙泰”。得名于上世纪90年代初课题组制备的“蒙泰丝”——细旦聚丙烯纤维。“蒙学善问,泰定求真”成为团队研习的共同追求和力量源泉。师生也在这种严谨求实、励志攻坚、友爱和谐的实验室文化和团队精神中获得成长。

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号召,课题组开设新的研究方向,两位博士生连续攻关近两个月都未能取得进展。团队老师相恒学鼓舞学生做研究要勇于接受失败,并认真从中找到原因。于是,他一起加入科技攻关,从室内气流、管子摆放位置、溶液配比到管内气流流速等影响细节都逐一排除。当时正值烈炎夏日,相老师戴着防护面罩观察炉体内部生长高温环境的情况,整个上半身都像大雨淋过一样。最终在团队坚持不懈努力下,找到了问题所在。

团队文化很重要,制度管理也不能少。新教师入职后如何快速“服水土”、补短板?团队非常重视新教师的成长,提出“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3个“1”分别指团队导师、国外导师和企业导师,多渠道帮助“青椒”在教学科研上稳扎稳打地成长发展起来。对于团队青年教师来说,“你不是一个人单干”的鼓舞让每个人内心暖意融融。

团队老师成艳华就是在“1+1+1”帮带模式下快速成长的一位“青椒”。“在科研道路上,朱美芳既是我的‘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她除了启发我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她对于科研和人生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成艳华充分利用团队为青年教师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和新兴技术创新平台,在一次次交流中碰撞出科技创新的火花,取得了不错的科研进展,今年获得“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提名奖。

这是一支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团结有为的团队。每个人都时刻铭记教师的初心和材料人的使命。他们奋斗着就是一团火,深情温暖脚下每一寸土地;他们奉献着有如一支歌,铿锵奏响心底育人的旋律。正如朱美芳所说:“我们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把教书育人和为师授业放在第一位,以自己的学识阅历、模范品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AI科学家主导虚拟实验室加速医学研究 蒲瓜基因组组装研究获进展
《自然》(2024120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