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显峰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6-14 11:21:32
选择字号:
科技日报:弹一弹“院士”顶上的浮云
 
前不久应邀参加某电视台一档评论节目录制,讨论的话题是“院士能不能去官化”。节目现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甚为激烈。有的嘉宾的观点很直接:院士制度成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最大绊脚石。
 
其实话题讨论到这个份儿上,应当是没法再进行了。这已经不是院士能不能去官化的问题,而是要不要院士制度的问题了——连院士制度都不要了,还有讨论院士去官化的必要么?
 
不妨回到话题的开头。现今人们对院士确实有些微词。一则是不断有高官高管挤进院士队伍;一则是社会对院士的过度崇拜,许以种种莫名其妙的特权和XX级别的行政待遇,让本来好端端的学者跌进了权贵的熏天酒气里。这两种都是院士“官化”的表现,但我以为后一种比前一种更坏,为什么呢?官员当了院士之后不过如此,而普通的学者一旦如此,巨大的反差会让人们觉得他们变“坏”了,又怎能不让人觉得“院士”是个“坏东西”呢?
 
所以说,院士去官化,应该去,而且必须去。但能不能去?怎么去?我以为必须弄清一个前提:院士何以被官化?
 
一些院士固然很享受这种功成名就之后的浮华,但大多时候此种浮华并非他们真的所求。学界中人追求院士的名衔,无非两样:一是得了院士这顶“最高荣誉”桂冠,行事说话便会硬气许多,申请项目也会容易许多,这是赤裸裸的现实,我们这个社会喜欢拿名头论人,爱头衔胜过爱真理,往往不是谁说得对听谁的,而是谁说的听谁的;一是做学问的,总想求个世俗认可,总觉得一个人搞了大半辈子科研不得个名头,不当个院士,不拿个大奖,就是白混了。
 
但社会尤其政客们当然想的不是这些。他们要重赏院士,以示尊重知识分子;想尽办法把院士拉拢到自己的地盘,以示重视人才;一些会议和决策也要想法抬出个院士,以示格调的高雅和决策的权威;科研经费的发放也优先考虑院士,以求稳妥……院士,只不过是件活生生的道具。所以说,行政的手伸得太长,对学术染指太深,是院士被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下中国科技创新最大的敌人。这一顽疾不除,就算一竿子捅翻所有院士,于中国科学未来也无甚裨益。
 
退一步讲,中国几千万科技工作者,13亿人口,指望几千名院士振兴科技事业的想法实在太过天真。不光是中国的院士,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得名之后也都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做具体的研究工作。所以保障千千万万普通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条件,给他们健康的成长空间,才是真正移除了科技创新的绊脚石。
 
至于院士制度,我是赞成改一改的,要么打破院士荣誉终身制,能进能出;要么只准退休的科学家参评,让他们捧着一生奋斗换来的无限荣光,安享晚年也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