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雯雯 卢华正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8-19 8:58:56
选择字号:
我国将对最大热带雨林永久样地开展树木条形码合作研究
 
准确的物种鉴定是人类认知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形态学特征鉴定物种难以满足科学发展的巨大需求,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学标准和有效的分类学手段,成为进展最迅速的学科前沿之一。
 
针对热带雨林树种条形码研究的共同需求,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5个不同研究组的科技人员在该园重点实验室相互合作,对补蚌20公顷大样地树木条形码开展合作研究。
 
根据CTFS样地建设标准,补蚌20公顷大样地于2006年开始并于2007年完成建设。目前,该样地是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永久观测样地,与长白山、古田山、鼎湖山以及台湾福山、莲花池等20~25公顷大样地,共同构成了一系列由温带到热带纬度梯度上的永久观测样地。
 
该园进化生态组博士Ferry已于去年完成该样地包含所有树种约2000多个个体的样品采集工作,并挑选出770多份有待进一步分析测试,以确定各树种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序列。
 
随着大规模的生命扫描即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的启动,中国作为全球的4个中心节点之一,该合作研究的开展,有利于建立和探索发现新种和隐存种的理论及方法,并为中国扫描生命的浩大工程发挥必要的作用,为实现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扫描一下”条码就可以清楚地叫出一种从未见过的生物的名称这一目标而努力。
 
据悉,中国已加入了全球生命条码计划,大规模的测序计划于去年初启动,其目标是5年内取得代表着50万个物种的500万号标本的DNA条形码记录。对于动物,由于线粒体DNA进化的速度很快,所以可以把年轻的物种区分开来。动物条形码的基因是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COI基因),该基因约有650个“字母”,构成了每一个物种的DNA条码。然而对于植物,COI基因作为条码可能有困难,因为线粒体DNA在植物中的进化速度太慢。科学家认为植物特有的叶绿体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有时可能需要2到3个不同的候选基因区域来担任植物DNA条码的任务。
 
《科学时报》 (2010-8-19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