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师范大学文科学术评价打破“惟数字论”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光明日报》刊发了相关通讯和评论,对杭州师大“凭一篇论文就能评上教授”、“十年不发一篇论文也能当教授”、“‘奇才偏才’不受常规考核指标限制”等相关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样的新闻之所以博得民众和评论者的好感,乃在于在当前“以数字论水平”的学术评价环境里,如此破旧立新之举能够不循陈规、敢为人先。正如评论者所言:“‘不惟数字论’的标准虽是一个学校的尝试,但在‘惟数字论’的环境里,其内含的革新无疑具有相当的冲击力。”
然而,反复品味,笔者对于这样的新闻又生出些遗憾。要知道,学术研究本是艰苦卓绝之事,非寸积铢累不足以有所得,非用力之勤不足以有所获,非守道不渝不足以有所悟。纵观前辈学人,但凡留于后世、为人称道的佳作,无一不是锥心泣血、板凳十年之作。一些学者之所以能成为思想巨擘,流芳百世,就在于他们有沉甸甸的巨著或奇文。尽管有的学者耗尽毕生心血,只得一部巨著或一篇奇文,再无新作问世,但这丝毫无损于后人的铭记、传扬。因而,就学术常理来说,“凭一篇论文就能评上教授”符合学术评价的逻辑,本不应成为新闻——只要此篇论文够得上相应水准。然而,事实是,今天的学术评价似乎失去了注重内里的光荣传统,不少学者也抛弃了面壁十年的研究精神。由于学风不古,“一文评教授”的规定才会显得稀奇,才会被媒体郑重其事地当作重要新闻进行报道。这不能不说是学界的悲哀。
对于杭州师大来说,在整体学术研究环境没有根本改观的当下,敢于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试图在沉闷的学术研究大幕之上戳一个导入清新空气的小洞,无疑具有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色彩。然而,在笔者看来,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倘若没有建立起一个通行的、健全的、可控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样的英雄之举只是个案,最终恐怕也只能引起一点点涟漪。一个很浅显的逻辑是,杭州师大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其相关规定只能对内,不能对外。就外部来说,如果相关部门对于杭州师大的考核还是沿袭以科研数量“论英雄”的老路,将科研数量作为资金拨付、项目给予的条件,那么杭州师大这样的“英雄”能走多远,能抗多久,委实值得怀疑。
由此看来,只有从上到下推动整个学术评价体系的革新,促进整体学术风气的好转,才能使“不惟数字论”成为学术评价的常态,而非个案。也只有如此,整个中国学术界才能掀起真正的学术新风。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