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在评价论文或其他科研成果时,普遍地存在着“两个凡是”现象: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语录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
翻一翻各单位制定的一些考核文件和评奖规定以及对在校大学生论文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凡是”正在严重破坏学术创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使得我们的学术创新沦为他国学术注解与诠释,创新正在沦为外文的代名词,考核和奖励标准成了人们学术研究的桎梏。
先来看看“国际会议”。当今时代,“国际会议”颇多,有在中国内地与国外某一地区或学校召开的会议,也有在周边某国或境外某地召开的会议,只要是会议上有外国人甚至是中国的港澳台人士,都能称之为“国际会议”。如此“国际会议”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真正的国际水准,可能很多组织会议者心里都是明白的。但是,我们的制度很明确,这样的“国际会议”可以得到经费的资助,参加这样会议的成果能够得到承认。难怪现在外国也有一些机构和人员,想着法子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士发邀请,以“国际会议”的名义捞取钱财!
再来看看外国人的评价。我们说中国走向世界,就是要向世界上一切先进、优秀的文化学习,听取外国友人的意见,学习他们的长处,特别是在一些国外经过几百年努力发展起来的学科领域。但如果“凡是”我们的研究成果,都要引用外国人的著作或语录,这就走到事物的另一面了。在自然科学领域,或许应该多听取外国人的意见。因为一方面我们在这些学科没有过或少一些文化特性;另一方面毕竟我国在自然科学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学习、借鉴、交流属于发展科学技术之必需。但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里,这些科学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其发展一方面在于借鉴,更多的则在于根据现实进行有创造性的研究。特别是那些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件、问题的研究,又如何去找外国人的现成答案?又怎能以此作为考核奖励的制度和标准?
学术研究和创新中,交流当属必要。但当无意义的交流成为评价标准之时,当照抄照搬别人的文献成为时髦之时,它便会让交流成为形式,摘抄文献成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从网上寻找)!霍默·G·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中说:“创新是指在实质上不同于现有形式的任何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如果创新仅靠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引用一些外文“学术语录”,那么不但让学术蒙羞,更让一些踏踏实实进行研究的人变得浮躁,使人们不知所为,成为蝇营苟狗的“学术油子”。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