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仞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0-7-31 15:39:33
选择字号:
台大校长称大陆学历下月有望获台湾承认

李嗣涔校长介绍了台湾大学的管理方法。(实习生曾玲 记者王燕摄)

近日,台湾大学校长、台湾地区电机工程学学者李嗣涔作客中山大学校长论坛,以“台湾大学的现状及迈向顶尖大学”为题给师生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并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透露,8月中旬以后,大陆学生的学历有望获得台湾的承认,台湾地区高校最快在明年向大陆学生开放。
 
渊源:中大校长赠其父亲当年成绩单
 
尽管是第一次到访,李嗣涔和中山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他的父亲就是中大的校友,学的同样是电机工程学。昨天(7月30日)下午,中大校长黄达人向李嗣涔赠送了其父亲大学时期的成绩单和操行评定单。据了解,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中山大学从广东省档案馆找出来的。
 
站在父亲的母校,李嗣涔感慨万千。“今天我在中山大学的老校区逛了一下,历史感油然而生,突然一下子就怀念起父亲来。”他遗憾地说道,父亲在1976年去世,当时自己大学毕业刚两年,“子女和父亲的交流往往在年纪比较大时才开始,我都还没来得及和他好好沟通。今天来到这边,才算真正把家里的历史摸透了。”
 
他语重心长地建议在场的年轻人:“一定要把握机会,多多和父母沟通,否则像我这样,就很可惜了。”
 
透露:升读台湾本科以大陆高考成绩为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嗣涔被问道与昨天逝世的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是否打过交道,李嗣涔坦言自己对钱伟长所知甚少,“说明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还是要加强啊!”目前,台湾大学和大陆20多间高校有交换生计划,但对每所学校每年只有2~5个名额。大陆学生还未能成为台湾地区高校的正式学生。李嗣涔表示,目前台大正计划在北京设立招生办公室,8月中旬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就会开会讨论,估计届时通过的法规将承认大陆学历,这么一来台湾的高校便可向大陆学生开放。“估计明年就可以开始招生,全台湾大约2000个名额。”
 
他透露,如果是想到台湾升读本科的,估计将以大陆高考成绩为录取依据,而台湾大学主要招收研究生,根据申请者的大学本科阶段的成绩、研究成果等录取。至于大陆学生在台湾求学的费用问题,作为该校音乐学研究所博士、教授沈冬预测,大陆学生的学费大约每年两万人民币左右,而生活费并不高,“比(大陆学生)到香港上学便宜很多了”。
 
谈文化传承:台大新生必修古文经典
 
和以往作客中大校长论坛演讲者所不同的是,李嗣涔在演讲中花了不少时间谈教学。他介绍,由于本科生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专业往往不是很熟悉,台湾大学规定每个系都要制定出一幅“课程地图”,告诉学生们通过哪些课程可以获得哪些核心能力;台湾大学还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所有专业的大一新生都必读《史记》、《孟子》一类的古文经典。“有的人把中国古典文学视为一种专业,但这其实是一种为人所必需的修养,我们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典文献来建构自己的判断力。”该校音乐学研究所博士、教授沈冬表示。
 
此外,该校还设立了生命教育研发育成中心,除了研究,还给本校学生以生命教育,“现在台大延迟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要用多一年时间思考接下来的路怎么走,选择太多了,反而不知所措,想不通的问题多了,抑郁症、自杀也会跟着来。到时再干预就太晚了。”
 
李嗣涔表示,台湾大学非常注重前瞻性研究,“一些有新意的‘古怪点子’在正规体系内难以获得研究经费,我们学校就给他们提供资金。十个研究可能有九个夭折,但有一个能成功都是值得的。”据了解,这笔“种子资金”台湾大学每年会给出15~20笔,每笔约合人民币20万元。
 
而对于大陆大学生中沉迷网游的问题,李嗣涔表示会以引导为主:“我们不会在晚上断网”。实际上他本人的子女也是电子游戏爱好者,“他们从小打日本的电玩,慢慢便学会了日语,在日本街头完全可以和日本人交流。”
 
谈大学排名:让校长压力很大
 
对于大陆近来提到的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李嗣涔表示:“这个提法我这次来大陆才第一次听说。”他介绍,台湾地区教师和公务员的薪水是挂钩的,但人事组织是分离的,高校校长没有“官等”,所以不存在类似的问题。对于大陆有校长同时挂有行政级别,他表示:“据我的了解,可能是办事比较方便吧。但在台湾,我也可以直接找行政领导谈话。”李嗣涔在担任校长一职的同时还有教学任务,“我从校长的位置退下来以后就要回去当教授了。”他认为,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单位,与完全的行政体系不同,培养人才及不断创新才是根本,应该要保护这种特色。
 
李嗣涔指出,“顶尖大学”就是一个地区的品牌,为当地提供人才保障,产业才会放心进入。去年《泰晤士报》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台湾大学首次进入前一百,名列95,“2003年以前大学从来没有什么量化的排名,现在搞大学排名,我们做校长压力也很大。”而对于学校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他认为“不能太重视,也不能不重视”:“做研究,起码要有成果展现给别人看,但太重视论文,变成‘PAPER(论文)制造机’了,就没有意义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