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童颜,精神矍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眼前这位老人就是年逾九旬的钱伟长院士。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今天,这位世界上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虽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头脑清晰、思维活跃,精神仍处于相当年轻的状态。
“科学老爷爷”竟是铁杆“体育迷”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在很多场合,钱伟长总要现身说法,畅谈自己对体育一往情深的渊源。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看着他那种自得的样子,就像童心未泯、喜欢和年轻人拉家常的老爷爷。
历史考满分却要学物理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七岁过后,父亲把他送进了村里的一所学堂,开始了启蒙教育。
小学毕业后,祖母和母亲便劝他到铁路或邮局去作工。钱伟长虽然渴望升学,但家境贫寒,也就不得不辍学了。1925年,父亲受到无锡县立初级中学的聘用,薪水略有提高。钱伟长才得以到无锡求学,不久,又投考叔父钱穆任教的苏州中学高中部。
而此时,父亲突然病逝。接着,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先后夭亡。这给钱伟长极大的打击。家里更困苦了,他依靠叔父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
“中学毕业后,我在1931年6月一个月内,在上海连考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五个大学的考试,无非是想多考几个大学多些录取机会,但是喜出望外居然都考取了。那时大学试题不统一、也不分科录取,我以文史等学科补足了理科的不足,幸得进入大学,闯过了第一关。”
此时,钱伟长的叔父钱穆已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从北平来信,建议侄儿到清华读书。清华大学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历史与国文成绩最好、历史竟得满分,准备把他分到中文系或历史系去。
的确,就成绩而言,就兴趣而言,钱伟长是应该读文史的。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被列强欺辱的弱势,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上弃文学理的道路,他决定读物理系。
但叔父钱穆不同意钱伟长学物理,钱伟长“曲线运动”跑去找史学大家顾颉刚,他知道叔父很听顾颉刚的话。难得的是,顾颉刚居然满口赞成:“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钱穆于是不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