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道京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16 9:38:31
选择字号:
黄道京:应重视对学术剽窃事件的调查处理
 
近日,数十名学者就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嫌学术剽窃一事发表公开信,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对此事展开调查,迅速答复,以履行职责。此前,关于汪晖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嫌剽窃一事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学术界内部也议论纷纷。但迄今为止,此事依然莫衷一是。
 
应该说,学术剽窃或抄袭现象由来已久,古今中外皆有典型事例。古代有《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之争,外国有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署名权纠纷,现代则有《溥仪的后半生》著作权案。然为何从古至今,由西到东,自外而中,始终“此事绵绵无绝期”呢?愚以为,这其中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认定剽窃或抄袭较为困难。首先没有标准,其次情况复杂。就连最简单的对引用他人观点还是抄袭别人文字的鉴别,也始终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版权管理机关乃至法院处理此类纠纷或案件时,所采用的标准就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再说学术研究本身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工作,引用、吸收前人、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应属正常。二是学术剽窃或抄袭往往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在目前情况下,学术界包括教育界、文艺界、新闻出版界、科技界,均以论文多寡论英雄,无论是职务职称评定、项目资金申请,还是工作业绩考核、福利待遇提高等等,一律与论文发表的多少以及发表的载体挂钩。多者高者为王侯,少者低者为吏役,无者则为败寇也!在此大环境压迫下,学术界中,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一律为论文发表而奋斗。这样的强大压力下,难免有人力所不及或力所不能,选择了抄袭或剽窃这一条“终南捷径”,以求修得正果。三是学术界特别是有关领导机关,对学术剽窃的调查处理重视不够。就迄今已经曝光的学术剽窃事件而言,往往是知情人或媒体多次举报或报道后,有关部门才迟迟推出调查处理结果。究其原因,一是“同门护短”,不愿意这类学术丑闻在自己治下被揭露处理;二是“同人同感”,自己身在学术圈中,虽为领导,也有附庸风雅而涉猎学术论文写作之时,其中隐情不言而喻。
 
综观世界各国,学术剽窃、造假已成环球公害,君不见,韩国一位黄教授,涉嫌克隆生物造假,使国人及朝野共怒,以致丢掉了教授职位。
 
再看中国的现实,一个学术剽窃事件的曝光,往往以新闻事件始,以不了了之终。先是个人基于义愤或被害,揭露此事公诸于众,继而媒体广泛报道,多次曝光,全面评论,进而学术中人有一二位乃至数位,或支持或反对,坐而论道,见仁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形成两种不同观点。最终,虎头蛇尾,成了新闻媒体吸引读者的“昙花一现”的爆料,而学术剽窃事件依然大量产生,以致形成某种潜规则。
 
现在,终于有了数十位著名学者联名发表的公开信。应该说,这标志着学术界的觉悟,是对学术剽窃的反思结果。无论如何,刹住学术剽窃的歪风,净化中国的学术环境,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当务之急。从事学术研究是严肃认真的,对待学术剽窃事件更应严肃而认真。相信学术界诸公都会有此同感。但愿这次不会虎头蛇尾。
 
(作者为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科学时报》 (2010-7-16 A3 周末评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